“欧战真是激烈。”
1914年已经过去,张学文已经开始准备新一年的会议。
总结一下1914年各行各业的成绩,然后制定一下1915年的目标。不过对于张学文来说,依旧是最关注欧洲的战争。因为张学文明白,只有欧洲战争打的越激烈,对于中国才越有利。
因此欧洲战况,中国这边是时时刻刻都在关注。
“是啊。”
“这才开战半年时间,双方已经有超过百万的伤亡。”
马恩河战役结束,双方虽然进入对峙状态,但并没有结束战争。很快双方就爆发了“奔向大海”战役,打了足足一个月时间。
德军伤亡13万人,协约国军队损失约10万人。
而“奔向大海”战役结束之后,爆发了伊普尔战役。这场战争从十月中旬打到了十一月中旬,双方伤亡再次超过二十万人。
1914年的三次战役,双方的损失已经是有了百万的伤亡。
而且不管是“奔向海边”的战役,还是伊普尔战役,英法联军都损失惨重。德国虽然是有了一些胜利,但始终没能给完成战略目标。
那就是切断英法联军的补给线。
因此双方继续胶着。
进入1915年,英法联军为了打破不利的局面,接连发动了香巴尼和阿杜瓦两轮攻势。但因为沿用旧战术,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护,结果被德军成功抵挡,己方反而伤亡惨重。
当然德国目前是双线作战。
西线战场和英法联军交手,东线战场则是和俄罗斯军队交手。当年号称是“欧洲宪兵”的俄罗斯,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日俄战争被日本人击败,让他们心里有了阴影。
一战开始之后,俄罗斯军队几次和德军交手,都是伤亡惨重。被德国人不停的刷人头。当然俄罗斯毕竟是传统强国,让德国人也是损失不小。
如果把什么俄罗斯、塞尔维亚、土耳其、奥匈帝国这些国家都算上,一战开始半年时间,协约国和同盟会加起来已经是付出了两百万的伤亡。
太激烈。
中国在山东和日军交手,只有几万人的伤亡,已经是忙的焦头烂额。日本也仅仅是付出了上万人的伤亡,就让整个日本财政都要崩溃。
和英法德这样的顶级工业国相比,中日还真是差的太远太远。
中日两国什么时候有能力调动几百万军队,能够像欧洲这样打仗。这其实就是工业的差距,这就是后勤的差距。
但欧战越是惨烈,张学文这边越是放松。
张学文明白,1914年和1915年的战争才是一战的开始。真正残酷的战争还没有开始,未来残酷的战役会越来越多。特别是进入1916年,那才叫真正的残酷。
真正可是要一直打到1918年,留给中国大把大把的时间。
“总理,海关问题谈的如何?”
“他们已经答应把存在汇丰银行的关税存到我们指定的银行。”
“好。”
张学文明白,欧战的激烈,让英国人现在感受到了压力。不是感受到了张学文的压力,而是感受到了欧战的压力。德国人实在是太猛,几十万、几十万的部队投入到一次又一次的战役。
英法两国的损失每天都在增加。
朱尔典现在是不想得罪中国。
因此才会慢慢的让步。
“总理,这还是第一步。我们需要的是把中国海关的权利收回到我们政府手中。继续跟英国人谈判,要给英国人施加一些压力。我们继续慢慢的提高出口关税,而这部分钱必须要掌握在我们手中。”
进口关税张学文管不了。
出口关税就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反正现在来说,因为欧战正酣,所以欧洲货物根本不会来到中国。而日本刚刚和中国打过仗,他们的货物也被民间抵制,因此也没有多少日本货。
因此中国现在的情况是,进口非常少,出口非常活跃。
关税的主要收入就是出口关税。只要掌握这一点,那么政府收入就不会有问题。按照现在的发展来看,今年的出口关税能有上亿的收入。
“总统,我们是不是应该成立自己控制的海关总局,而不是财政部负责。”
陆征祥最近意气风发。
虽然他这个总理只是管外交,但这段时间外交问题很多。因此他这个总理和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甚至美国、俄罗斯都要天天谈判。
看着以前丢失的权利,一点一点的收回来,陆征祥不知道有多么高兴。
陆征祥的性格依旧是偏向于书生。
因此对于这些改变欣喜若狂。所以他现在是越来越进入角色。本来他在政府办公会议的时候,话不是很多。因为他自己也明白,自己这个总理只是过渡的。
很明显大权就在禹之谟的手上。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陆征祥是越来越活跃,说出自己的想法。陆征祥认为现在国家的国力正是上升阶段,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有贡献的。
“我认为也是如此。我们和英国的谈判,肯定是长时间的谈判,估计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有什么效果。在这之前我们应该慢慢的建立属于自己的、完善的海关系统,这样以后我们收回海关权利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
禹之谟点点头,同意陆征祥的意见。
“可以。”
关税,这是非常重要的收入。
只要掌握关税,那么中国的财政收入立马增加上亿,甚至按照目前的发展几亿都有可能。是应该成立一个自主的,政府掌握的海关。
“大家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让他负责海关。”
“章宗元,他非常合适。”
周学熙答话。
“章宗元?”
张学文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