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怎么了?”
何香凝回家之后发现廖仲恺闷闷不乐,所以就问了问。
廖仲恺没有回答,而是硬挤出笑容,对何香凝道:“今天工作很忙,怎么这么晚。”
“是啊。”
何香凝点点头。
“最近因为山东的战事,所有部门都很忙。我们妇联工作也忙。张学文最近要改造妇联。听闻为了推广男女平等的思想,他准备提议妇联主席成为国家副主席。这样本来是唐大姐成为国家副主席,可是唐大姐推辞,举荐了徐宗汉。张学文那边也同意,很快就会下发通知的。而且张学文准备每个省份都建立一个妇联组织,而每个省妇联主席都担任副省长职务。这样一来,要扩大妇联各机构,最近就是忙着这个。”
“张学文大手笔。”
廖仲恺都愣了一下。
不过很快就想明白张学文的意思。
“禁止裹脚、婚姻自由、男女同校、男女都有同等财产继承权、女警、女军人,张学文在不经意当中改变我们中国的传统观念。现在又是弄这一出,看来他是真正的实现男女平等了。”
张学文对于中国的改变没有疾风骤雨。
但是一个一个的政策出台,却在不经意间改变中国。一个又一个政策都在实实在在的提高女性的地位。特别是张学文推出的男女都有同等财产继承权,这可是非常有争议的法律。
但却也是实实在在的改变女性的地位。
廖仲恺叹口气道:“当初成立国民党的时候,钝初为了迎合那些老派文人,删掉了原来同盟会的男女平权,而且也取消女党员。当时的确是效果很好,钝初把散落的各个小党派都笼络在一起,成立了国民党。在国会大选当中,获得了胜利。但长远来看,我们却是失败了。”
廖仲恺二次革命以来也是想的很多。
二次革命对于国民党的打击太大,所有国民党党员都会思考,这里面包括每一个党员。廖仲恺这样喜欢思考的人更是如此。
他一直在考虑,为什么国民党会在二次革命一败涂地。而同样同盟会出身的人民党却是趁势崛起,成为了目前的执政党。越想,廖仲恺得到的答案也越多。
因此廖仲恺站起来,苦笑道:“自从国民党成立之后,我们国民党这边的女权工作陷入低迷。而且为了迎合那些人,放弃了太多同盟会本来的纲领。而张学文却完美的继承了同盟会纲领,还进行了自己对于三民主义的理解。我们同盟会革命女将,百分之九十都投奔了坚持男女平等的人民党。还有那些坚持三民主义的同盟会中坚人物,也都投奔了人民党。”
“张静江、张绍曾、李烈钧、欧阳武,就连张謇这样的人物都去了人民党。二次革命之后,黄克强选择退隐,但却推荐徐宗汉加入人民党。得不偿失,得不偿失。如果钝初看到今天的情况,他会不会后悔当年的选择。”
何香凝看廖仲恺在那里苦恼,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劝他。
因此只是静静的听着。
“今天国民党开会。竟然有人提出,想要在中国和日本之间进行周旋,尽快的停止现在的战争。呵呵,竟然还有很多人赞成。”
“散了,散了。国民党已经完全不是当年那个革命党,沦落到了为了权力迷住眼睛的地步。二次革命的时候,为了议员的资格,不听从国民党中央的命令。现在为了权力,更是提出这样不靠谱的主意。他们完全是把国民党带到死路上。”
廖仲恺很痛惜。
廖仲恺他们家是一个大家族。廖仲恺的爷爷当年离开中国去美国是打工的,甚至有可能是被卖出去的。但是到了廖仲恺父亲这一辈,廖仲恺的父亲竟然成为了一个在美的商人。家境相当不错。
而廖家在广东也发迹。
廖仲恺的叔叔都混到了清政府招商局总办的位置。
廖家有很多亲戚在美国,在南洋等地,而且基本上都混的非常不错。父亲去世之后,廖仲恺就跟着母亲回到广东,投奔自己的叔叔。后来在叔叔的安排之下,和何香凝结婚。
何香凝的父亲也是香港着名的地产大亨。
这样的出身,廖仲恺却投身革命,夫妻俩双双去日本留学。他们能够参加革命,就是因为和孙中山的见面。廖仲恺是真的非常推崇孙中山的。
和张静江、李烈钧,还有无数当时的革命青年一样。
廖仲恺出生在美国旧金山,十六岁的时候才回国。回国之后又是在广东,后来留学日本。对于国外的很多东西他了解很多,但是对于如何救中国他没有丝毫的办法。
他看到了中国的问题。
中国积贫积弱,中国被外国人欺负,被外国人打的不成样子。国内饥民遍地,但是朝廷却丝毫没有办法,这都让廖仲恺痛心。可是廖仲恺怎么都没有办法。
他留学日本,就是想看看有没有办法救中国。
直到他碰见孙中山。
孙中山的革命纲领,牢牢地吸引廖仲恺。就如张静江、李烈钧和无数革命青年选择跟随孙中山一样,他们都看到了孙中山身上的问题。孙中山很多方面是有不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