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
离一战越来越近,而张学文政府的动作也是越来越大。
特别是冯国璋宣布下野,张学文的势力开始全面进入江浙沪开始,一个又一个的江浙沪地区实力派被张学文瓦解。但也没有这一次来的让人惊讶。
靳云鹏、扬善德、段芝贵、卢永祥四个人宣布下野。
军队交给中央。
而后张学文的部队迅速进入他们控制的地方,开始对于这些北洋军部队进行整编。短时期之内,江浙沪地区,包括安徽只剩下了王占元、李纯、张宗昌的部队。
其他部队都开始接受张学文的整编工作。
到了这个时候,张学文已经是完整的控制了河南、江西、浙江等地。张宗昌已经被张学文的部队围困在浙江,就等着张学文找一个好时间,找一个好的借口灭掉他。
江浙沪。
这里可是中国最富裕的省份,就算是新中国这里也是最重要的经济区。这里是长江三角洲,未来的潜力无限。
当然除了慢慢的消除地方实力派之外,其他方面的事情也没有放过。
新政府开始公布一条又一条的新法律,通过了“工商法”、“税务法”、“教育法”、“警察法”,还有什么“公务员条例”、“土地法”。
也包括出台了备受争议的“婚姻法”。
正式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一夫一妻制,对于婚姻法之前的一切不追究。当然就算是公布了“婚姻法”,目前男尊女卑的情况也不会有多少改变。
男人取妾的现象短时间之内也不可能根绝。
但就算如此这条法律的出台,依旧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可是民国初立,各种各样的争议本来就是很多。连春节这样的东西,争议都非常大。更何况是“婚姻法”这样里面一大堆改变现在情况的法律。
而且“婚姻法”也是第一次规定男女结婚的年龄。
男十九周岁,女十七周岁。
低于这个法定年龄的男女不许结婚。
这还是张学文考虑现在的情况。未来张学文希望慢慢的调整,男女都不许低于二十岁。
还有提出婚姻自由、恋爱自由,提出反对包办婚姻等等颠覆性的条款。以至于“婚姻法”出台的时候,报纸上的批评声音整整一个多月。
一步一步。
张学文,人民党,在一步一步的改变古老的中国。虽然改变的速度并不快,只是慢慢的进行改变,但也在改变,在一片争议声当中改变。
当然古老的中国,这些改变还不至于影响世界。
因为中国还没有影响世界的能力。
但有些事情却在影响世界。
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了一件决定世界发展的一件大事情。此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一名隶属塞尔维亚“黑手社”的波斯尼亚学生)枪杀。
死了。
可以说死的很滑稽。
杀手只是一个十九岁的学生。
“黑手社”和波斯尼亚当地的秘密民族主义团体“青年波斯尼亚”拟定了行刺斐迪南的计划。塞尔维亚政府事前已发觉了刺杀斐迪南的行动,并反对这一行动,担心这一事件可能导致可怕的后果,因为塞尔维亚难以抵挡奥匈帝国的进攻。
可是他们没能给拦住。
最后的结果是十九岁的爱国青年,应该是属于爱国青年。
他完成了刺杀。
人死了。
塞尔维亚的激进派都是欢呼雀跃,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德国和奥匈帝国也在欢呼。
奥匈帝国的军国主义者,在刺杀事情发生之后大肆叫嚷,“拔出宝剑,对准塞尔维亚”,彻底摧毁奥匈称霸巴尔干的障碍。
维也纳一家报纸写道:“六年来我们一直等待着一切严重的紧张局势最后爆发……我们要战争,因为这是我们人心的信念。我们的理想只有通过一次战争,用激进的突然方式才能实现:这是一个强盛的奥匈帝国。
事件发生的次日,奥匈总参谋长赫特岑多夫和外交大臣贝希多尔德都认为:“解决塞尔维亚问题”的时机到了,要求立即进行军事动员,对塞尔维亚宣战。
德皇也是如此。
6月28日下午,德皇在基尔海面游艇上获悉弗兰茨·斐迪南遇刺身亡,立即停止浏览活动。一直准备战争的德皇非常兴奋,高呼道:“1914年是千载一时的机会!”
对于德国、奥匈帝国来说,他们准备了很多年的战争。他们希望击败英国、法国、俄罗斯这样的欧洲传统强国,重新打造世界秩序。
他们都在等。
等一个机会。
终于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