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为北洋军将领就不吃空饷,而且他们并不仅仅是吃空饷。袁世凯往下这些北洋集团都非常热衷于投资实业,这些北洋军将领在直隶,特别是天津地区都有庞大的产业。
而且他们靠着各地驻军的机会,走私过很多的东西。就如第六镇驻扎东北的时候,从东北倒腾好东西,然后卖到关内。从中不知道出来了多少利润。
因此不少北洋军将领身价几百万都是有的。
如果房产、地产这些都弄出来,钱就更多。虽然不是中国最富裕的一批人,但也绝对是大富的一批人。
王揖唐笑着道:“现在张学文修铁路需要民间资本,很多大型矿场也需要民间资本的支持。我打听过,张学文目前在西南的很多大工厂,都有国家的资金和民间资本。而我自己考虑过,一旦张学文稳固他在中央的权利,那么这些公司未来很有可能成为左右中国经济的大公司。”
王揖唐虽然是学习军事出身,但脑袋瓜绝对好用。
他考察了张学文在西南的投资之后,就已经看出了很多东西。因此他的思维就越来越活跃,才会决定到靳云鹏这里来。
“一堂,你到底想说什么,直接说。绕弯,我听不懂。”
靳云鹏也很聪明,但还是没有完全听出王揖唐的意思。
“我是要告诉你,以后想要恢复我们老北洋的荣耀,就要改变想法。我们这些人谁的手里没有点钱,我们要积极的投身现在的发展当中,积极的投身实业当中。特别是那些可以左右中国经济的行业当中,我们要投入大笔资金。我们不仅资金多,我们能够动员的也不是一个两个。到时候我们联合起来,掌控其中的几个重要命脉。呵呵,到时候政府也要听我们的。”
“你……”
靳云鹏摇摇头。
然后道:“以经济控制中国政局?一堂,你想的太简单。难道你就没看到沈万三的结局?”
“沈万三,他算个屁。”
王揖唐呸了一声。
然后不屑道:“沈万三有钱又如何?在当年的中国来说,只要政府控制住农业,控制住农民,其他都是扯淡的。沈万三对于政局又有多少影响力,不过就是一个有钱的商人而已。可是我们不同。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仔细了解过日本的财阀。他们的财阀,有的是控制日本的银行,有的是控制日本的贸易,有的是控制日本矿产业。当他们控制了一些国家必须的东西,国家也要听他们的。就算我们无法做到那个地步,但只要我们有能力影响中国产业的不少方面,到时候我们就能够影响政府的政策。你要知道,我们不少人目前在张学文的中央当中可是身居高位。官商、官商,等到我们有了足够的实力,他们自然也会需要我们的支持。”
王揖唐是做了很多准备。
军事对抗已经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王揖唐就准备换一种方法,让北洋重新崛起。现在中国的各大产业都是缺钱,需要民间资本的涌入。
北洋军的将领是很有钱的。
只要把他们聚集在一起,那么资金额绝对是惊人的。就如眼前的靳云鹏,不说什么现金,还有他拥有的房产、地产等等,绝对不是小数目。
身价绝对不低。
其他北洋军将领都是如此。
当然中国几千年的官本位国家,再有钱也都是扯得。可是北洋军虽然四分五裂,但北洋军不少人现在都是新政府的高官。
他们现在可能战战兢兢。
但等到他们稳住自己的位置,到时候他们肯定也想更上一层楼。自古都是官商,自古都是官商一家。商人需要政府的支持,同样那些官员也需要商人的支持。
那些目前在新政府的北洋军高官,到时候肯定也需要和他们同样渊源的商人,帮助他们。应该说是互相帮助,到时候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
谁说这个利益集团,未来就不可能取代张学文的人民党。
如果靳云鹏知道王揖唐这样的想法,肯定会吓坏了他。
“那么你想往哪里投资?”
“我考察过,也分析过。”
王揖唐脸有喜色,道:“最近范源濂的弟弟范旭东成立一个精盐公司,政府投入了十万,只占百分之六十的股份。我可以保证,这家精盐公司未来一定是中国精盐第一公司。会把中国其他的那些传统盐业都会冲垮。我们现在投钱,未来就会成为盐业巨头。”
“西南电力集团扩张速度太快,目前也需要民间资本的投入。你想想,不管是精盐还是电力,未来必定是前景广阔。还有其他一些国家必须的行业,只要我们认真找,都是能够找到的。里面有国家的投资,张学文是要把他们弄成大公司。我们在里面投资,不说未来的收益。只要我们能够在这里有足够的发言权,哼哼。”
恢复袁世凯所在时候的荣光,已经是完全不可能。
但是王揖唐不希望北洋就这样没落。所以他给北洋设计了另外一条路。反正这些人以后很难继续领兵,回到家里吃老本,还不如合作起来奋起一击。
新形势下,必然是需要新的方法。
“你认为这有可能?”
“当然。”
王揖唐很有信心,道:“我们这群人合作成立一个公司,然后进行投资。未来我们的公司资金额超过上亿的时候,就是政府也无法忽视我们的发言。”
“你让我想想。”
“翼青,要快。我们的时间不多,时间越晚,我们和张学文谈判的筹码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