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保暄站起来很直接的逼迫朱瑞。
这个童保暄是辛亥革命浙江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加入光复会是通过吕公望,在秋瑾的介绍之下加入的光复会。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光复会不少军官都是犹犹豫豫。担心一旦失败,就会受到牵连。
所以一个个都是裹足不前。
包括朱瑞也一样。
而当时地位不高的童保暄却是拍案而起,接任浙江临时都督的职务,领导浙江革命。等到革命成功之后,童保暄知道自己资历浅,就推举汤寿潜成为浙江都督。
童保暄此人带兵、治军都很出色。
行事更是果断。
因此丝毫没有拖泥带水。历史上童保暄就被誉为是“浙江蔡锷”,可以看出对于他的评价。
“对。以后我们叙旧的时间很长。军长,还是赶紧做决定要紧。”
张载阳也是附和童保暄。
朱瑞看着自己手下的大将,应该说是光复会的干将一个个都逼迫自己,最后只能是叹口气。今天来这里的大部分人,当年关系都是不错的。
因为这里的很多人,都是当年秋瑾在浙江发展的会员。
包括秋瑾、吕公望、童保暄、张载阳、夏超这些人,基本上都是秋瑾一手拉进光复会的。辛亥年的浙江革命,主力干将都是秋瑾当年留下的人马。
可是当年关系好,但几年之内大家的想法开始变化。
“大事情,大事情。”
吕公望的第六师参谋长潘国纲急匆匆的进入大家逼宫的现场,然后大声道:“北洋军第七师师长雷震春在上海公开发表,希望中央派人过来担任淞沪民政长,也希望派人过来整顿自己的部队。”
“什么?”
朱瑞大惊失色。
雷震春,这可是冯国璋手下当中兵力比较多的人。拥有一万五千人左右,在上海也是一个土霸王。怎么会突然倒向了张学文。
“太好了。”
夏超站起来,然后道:“诸位,雷震春的倒戈,会让冯国璋的部队完全解体。我们怎么能够犹豫。我们也应该立马和冯国璋划清界限,表示拥护中央才对。”
“对。”
“应该这样。”
如果说今天来的这些浙军将军当中不少人只是不愿意让冯国璋在浙江这样牛气。那么现在听到雷震春的生命,大家都知道冯国璋的北洋军马上就要四分五裂。
马上就要瓦解。
大家本来就是浙军,是光复会的武装,和北洋军不搭边。只不过之前朱瑞一直投靠袁世凯,所以浙军也听北洋军的命令。但是现在北洋军老大袁世凯都死了,大家凭什么要听你的命令。
因此大家看朱瑞的目光就有些不善。
朱瑞也是聪明人。
如果自己继续拖延,这些人说不定会做出什么事。现在他们还看在往日的情份上,但是朱瑞知道,现在他们的心情越来越急躁。等到等不及了,那就会拿自己祭旗。
因此听到雷震春的事情,立马就表态:“我才能不足,就把第五军军长的职务交给吕公望。从此第五军的事情和我没有关系。”
说完之后,朱瑞就立马离开第五军。
看到朱瑞离开,吕公望坐在上面,道:“我以第五军军长的名义宣布:我们第五军代表浙江的父老乡亲、代表我第五军官兵,望中央派人管理浙江。”
…………
1914年3月17日,担任淞沪护军使的雷震春在上海发布。望中央派人担任上海民政长,也望中央派人整编自己的部队。
是冯国璋部队当中第一个如此公开宣布的。
按照张学文和冯国璋这些地方实力派在政治协商会议商量的结果是,这些地方实力派是往上报他们自己的民政长,然后中央批准。
不过地方实力派都不痛快。
政治协商会议都开了快半年,还在跟中央讨价还价。不少地方的民政长职位还在讨论当中。
可是雷震春突然这样宣布,就打破了这些默契。政治协商会议才过去了半年时间,冯国璋手底下的大将就宣布,让中央派人担任地方民政官。
聪明人一看就知道雷震春的意思。
1914年3月18日,就在雷震春宣布之后第二天,浙军第五军在宁波宣布。浙军拥护中央派人到浙江担任民政官。
1914年3月20日,就在全国都在关注江浙沪三地情况的时候,扬善德和何丰林率领第四师在镇江宣布拥护中央。望中央派人到镇江担任地方民政官。
突然之间冯国璋在江浙沪的势力开始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