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张学文倡导政治协商会议之后,国内实力派很多都积极响应。包括梁启超、章太炎这些人物都是响应。最愤愤不平的就是国民党。
毕竟国民党是国会的胜利者。
为了国民党在国会的胜利,宋教仁甚至把命都给丢了。甚至到现在都不知道到底是谁干的这件事情。赵秉钧就是干警察的,在看到京城危机之后,就跟洪述祖一样,一溜烟跑到了青岛。让张学文没能够抓住他。
国民党这么困难的拿到了国会的胜利,现在张学文要弄什么政治协商会议。
但是他们不满也没有用。
因为这一次的二次革命国民党损失太大,甚至可以说是伤及根本。首先国民党掌管党务的宋教仁被暗杀,国民党高层黄兴因为南京的事情心灰意冷,不愿意出山。
孙中山更是因为国民党的不团结恼羞成怒。
而二次革命刚刚结束,何海鸣、韩恢、张尧卿几个人就宣布,邀请张学文派人进入南京,愿意接受张学文的命令。而且也提了要求,表示想要加入人民党。
这还好说。
毕竟南京的事情,国民党高层做的确实不怎么样。从黄兴开始,下面的国民党高层跑的跑、投降的投降。留下了上万官兵留在南京。
因此他们都很生气。
而且对于他们来说,他们都是同盟会出身。国民党也好、人民党也好,其实说起来都是同盟会的两支分支。双方观点不合,所以最后分道扬镳而已。
因此他们立马就转投人民党。
可是很快一位重量级人物的宣告,让国民党非常受伤。江西都督,国民党目前最大的实力派人物李烈钧突然宣布加入人民党,给了所有人一个巨大的冲击。
不仅仅是国民党,也包括冯国璋这些地方实力派。
因为李烈钧可不是普通人,也不是何海鸣、韩恢这些人能够相比的。李烈钧作为士官学校第六期的毕业生,本人担任过江西都督、安徽都督,也是目前国民党地方势力当中,实力最强大的一个人。
李烈钧在江西有近两万人的部队,还有他在江西培养的革命党组织。
他这样倒向张学文之后,加上欧阳武,一下就让整个江西都倒向了张学文这里。不仅仅是李烈钧的部队倒向了张学文,就连李烈钧在江西打造的革命党组织也都倒向了人民党。李烈钧的选择,让国民党是损失惨重。
而且随着二次革命,很多国民党党员开始脱党,都在往人民党靠拢。因为他们不相信国民党,但很多人都是同盟会出身,找来找去人民党是最合适的。而且很快大家才发现国民党原来的钱袋子张静江,也已经是投奔了张学文。
打击太大。
孙中山也是说服国民党,希望国民党参加这一次的政治协商会议。
所以很多代表已经陆陆续续的来到北京。张学文的想法很简单,在政治协商会议之前,尽量的整理好自己这边的部署,也有很多东西要弄成既成事实。
张学文把王廷桢派到黑龙江之后,依旧在商讨蒙古的问题。
“也就是说蒙古王公既想获得更多的权力,又没有足够的胆量。”
陈毅。
和共和国元帅一样名字的这位,是袁世凯政府时期的总统府秘书,蒙藏事务局参事、蒙藏院参事。是目前北洋政府当中对于蒙古了解最深的干将。
张学文要考虑蒙古问题,当然要问他的意见。
而且历史上,陈毅对于稳定外蒙古的局势贡献非常大。要不是因为北洋军内战,不停地抽调驻扎外蒙的军队,外蒙不可能那么快就脱离中国。
“是。”
陈毅今年四十岁,也是湖北人。
“乌里雅苏台,这里人非常稀少。骑马一天一夜有时候也看不到一个人。这里的生存环境也比较恶劣。对于这里的蒙古王公来说,他们既想要更多的权力。但是让他们真正独立,他们又没有那个胆子。甚至也有不少人是希望中央承认他们的自治,却又希望我们支援他们的日常用品。”
“承认中国的主权?”
“目前来说还是如此。很多蒙古王公大臣并没有真正想要脱离中国。但是这里的人,现在不停地受到俄罗斯的支持。俄罗斯希望乌里雅苏台独立出来,所以不停地支持蒙古王公的激进派。”
张学文点点头。
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如此。
有激进派,那么就会有稳健派,同样也会有反对派。俄罗斯现在顶多就是在背地里耍手段,还无法明目张胆。等到列宁革命之后一段时间之内,俄罗斯根本就没有余地可以管蒙古的事情。
因此这段时间最大的任务就是保持稳定。
等到俄罗斯自顾不暇的时候,把外蒙古收回来才是最好的事情。
“士可兄,我认命你为库伦大臣,你有没有胆量过去。”
“义不容辞。”
虽然是书生,但陈毅一点没有畏惧,甚至还有隐隐的兴奋。他这么了解蒙藏的事情,一旦边疆有事情,他这样的人本来就是国家代表。因此张学文任命他担任库伦大臣,他早就有准备。
“我给你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外蒙古必须要承认中国的主权,只要死死咬住这一点,其他的不用太担心。只要留下一个借口,我们未来就能够重新控制那个地方。”
保持现状。
后世有句话说得好。
弱则,共同开发。强则,自古以来。
现在中国弱,只能是先维持现状。就连西藏也是如此。中国军队如果发力,可以直接进入拉萨。可就是为了不刺激英国,张学文才会让尹昌衡没有进入拉萨。
外蒙古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