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1月15日,离宋教仁被暗杀仅仅四天时间。
“子清,上海公共租界的巡捕房那边已经抓到了凶手。”
“我看看。”
宋教仁暗杀之后,可谓是举国哗然。毕竟宋教仁是一个马上就要成为内阁总理,也就是要成为中国第一个责任内阁制总理的人选。
最近他也是非常风光。
从北到南,从南到北,几乎没有不认识宋教仁的。宋教仁为了国民党的选举,从北京开始、在山东、河南、江苏、浙江、上海、安微、江西等地到处演讲。
这几个月,中国政坛最活跃的就是宋教仁。
甚至很多国民党人是越来越支持宋教仁。他们很多人都开始相信宋教仁真的能够和平的、在法律框架之内夺取袁世凯的权力,夺取北洋军的权力。
如果真是如此,那就是中国政治的一次巨大的进步。很多人都在期待那一天。
他在上海,是因为袁世凯给宋教仁发电报,邀请宋教仁赶紧回京组阁。
意气风发。
可是就这样死在了暗杀之下。
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尝试用这种和平的方式夺权,如果成功了,他真的会改变整个中国历史。中国历史的走向都会出现变化。
可惜。
实在是太可惜。
“应桂馨、武士英。后面还有洪述祖和赵秉钧。”
张学文放下电报,看了看大家。几个人的脸色都变得难看,禹之谟道:“消息准确吗?”
仇亮点点头。
“是公共租界的巡捕房抓的凶手。”
“我早就看袁世凯不是好人。果然是如此。子清……”
宁调元非常生气。
张学文看到他要说话,摇摇手让他先不要说。然后道:“国民党那边什么反应。”
“不是很清楚。不过总理已经从日本回国,准备召开国民党高层会议。估计是要讨论现在的情况。”
张学文站了起来。
走了好几步之后,道:“先走司法。如果司法走不通,我们就用武力。不过我们不能走前面,我们先看看国民党的反应。而且我们就算出兵,也要找到一个好机会。不能让袁世凯认为我们要出兵。一旦出手,就必须要一击即中。”
“对。”
在人民党常务委员会七个人当中,李根源是正儿八经的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云南讲武堂那几年就是他主持的。光复昆明的时候,李根源也是率领讲武堂师生亲自参加起义。
如果不是后来离开军队,他现在最小也是军长级别的人物。
“我们不能率先开战,因为我们并不占优势。为了防备我们,袁世凯重军摆在河南,还有山西那边。一旦我们先动手,我们就会吃亏。如果袁世凯和国民党动手,那么他们就会走这两个路线。”
李根源这个时候又是恢复他将军的本色。
来到地图前面,道:“一个是从河南进入安微,攻击安徽之后南下进入江西。不过安庆、九江都是长江沿线,北洋军的海军随时可以进入。另外一路会是从山东徐州那边开始南下进攻南京。国民党的主要力量都集中在江苏、安徽、江西这些地方。”
很直观。
北洋军最简单的方法,应该是从河南进入安微,还有进入湖北。可是湖北是张学文的地盘,北洋军只能是绕道安微,先击败安徽,然后进入江西。如果一路南下就能够进入广东、福建。
安徽都督柏文蔚,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福建军队实力派许崇智,都是国民党实力派人物。一旦二次革命,他们都会响应。
当然就算他们不响应,北洋军也会逼迫他们响应。
因为一旦一路南下,不仅可以彻底消灭国民党的实力,更是能够控制这些地方。毕竟以前这些地方都不属于北洋军,北洋军这一次岂会放弃好机会。
另一路就是山东南下进攻江苏、上海等地。
南京毕竟做过临时政府。
虽然黄兴裁撤了十多万部队,但依旧留下了几万人马在这里。革命党势力在这里还是很活跃。
“虽然同盟会总部北迁之后,革命党在南方裁撤很多部队。但是目前国民党手中,依旧是拥有几万的部队。估计应该有六七万人马。北洋军想要击败他们,把手伸进这些地方,最少需要调动四五个师。”
“北洋军现在有十一个师。这十一个师当中,张作霖的二十七师、冯德麟的二十八师都是东北部队。袁世凯对于他们是没有办法的。而且袁世凯估计也不会调动他们,当然他们也不会入关。还有第十九师,这是第十三混成协扩编的。战斗力有限,也不可能成为北洋军进攻的部队。最多就是保持中立。”
“其他八个师,是原北洋六镇和第二十镇、第二十三镇改编的。”
对于北洋军的实力李根源是了如指掌。
北洋军虽然号称是十一个师,但并不都是听袁世凯的话。张作霖和冯德麟都是东北土霸王,他们虽然有野心,但不会入关当袁世凯的打手。
而十九师,这个部队历史悠久。
他是第十三混成协扩编的部队。不过这支部队本来是袁世凯想要打造的北洋第七镇部队,不过招兵的时候,只招了八个营,不够一个镇。因此就暂时命名为第十三混成协。
他就驻守淮安周围,由江北都督管辖。
本来袁世凯安排第十三混成协来到江苏,就是为了扩展北洋军的实力。和帮助打造二十镇、二十三镇、云南新军都是一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