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学文多年在一起,也是非常反对这种政治暗杀。
“政治暗杀,成本最低、效果最好。几年之内是不会杜绝的。”
“是啊。”
大家都是叹口气。
甚至大家心中有愧。因为政治暗杀开头的就是革命党,同盟会最多。开始是暗杀满清大员,后来慢慢发展成为暗杀政敌。同盟会不少人把之前暗杀的手法用在了自己人身上,用在了同盟会的对手革命党当中。
可以说自从辛亥起义开始之后,到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当中,死于暗杀的有好几十个人。这里面一大半都是同盟会的人动手的。
“踏踏踏——”
“书记,各位领导。袁世凯下达最新命令。”
“我看看。”
张学文接过电报,看了之后,忍不住苦笑。交给旁边的禹之谟,然后道:“袁世凯这是看我们不顺眼了。”
几个人都是接过电报看了看。
袁世凯对于张学文现在肆无忌惮的扩充实力很是不满。其实袁世凯也得到了甘肃的电报,可是他离甘肃太原,想要支持一下赵惟熙和马安良根本就不可能。
因此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张学文慢慢的控制甘肃。
但袁世凯也有优势。
那就是袁世凯是名正言顺的民国临时大总统。因此他立马开始发挥自己的力量。先是任命王庭桢担任德安镇守使。王庭桢带领的禁卫军,现在就在湖北的德安府。
还没有离开。
这一次就正式任命王庭桢为德安镇守使,直接就在湖北钉上一颗钉子。
这个倒是没什么。
毕竟这个时代的规则就是谁有实力,就是谁说话的时候。满清的禁卫军,那可是实力非常强大的部队。而且禁卫军不少人效忠满清,为了安抚他们,袁世凯给他们让步很多。待遇也好、武器也好,在北洋军都是属于战斗力最强悍的部队。禁卫军可是拥有一万两千人。
陆军第一镇和禁卫军,袁世凯都不是很放心。
因此禁卫军就留在了湖北,陆军第一镇就扔到了察哈尔。袁世凯留在直隶、山东、河南的部队都是他的嫡系部队。就连他从关外调到关内的黑龙江骑兵部队,陆军二十三镇也都被袁世凯拆开。
因为袁世凯并不是很信任他们,用这种方法控制这些部队。
现在袁世凯就准备让禁卫军留在湖北,给张学文巨大的威胁。王庭桢的部队控制德安府,虎视眈眈武汉三镇。只要有情况,强行军两天之内就可以攻击汉阳。
这支部队既然一直在德安府,张学文就料到这样的结果。袁世凯是绝对不会撤走王庭桢的禁卫军。
可是下一个命令就让张学文摇摇头。
因为袁世凯任命目前赋闲在家的前满清大员岑春煊,担任西南宣抚使兼任西南铁路总办。负责川汉铁路、粤汉铁路等等几支铁路的建设。
而且还表示,为了建造铁路,岑春煊有自主招收两个师铁路沿线部队的权力。
“岑春煊啊。”
这可是大人物。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大人物,清末可是号称“北袁南岑”的人物,是当时和袁世凯相提并论的大人物。更重要的是,岑椿萱此人在西南地区影响力实在是太大。应该说是他们岑家在西南影响力太大。
先说说岑毓英。
岑毓英是广西人,本来就是秀才,而且考试还是第一名。不过他没有继续科举,而是靠着办理团练起家,因为平定云南那边的起义,十几年当中步步高升。在云南从知县、知府到布政使、巡抚,最后是云贵总督。
后来母亲去世选择丁忧,复出之后任命为贵州巡抚,后来调到福建当福建巡抚。当了不到一年的福建巡抚之后,再次任命为云贵总督。正好碰上了中法战争,在战争当中作为西线统帅,表现还是相当出色。
岑毓英在云南当官十四年,在贵州当巡抚两年。担任云贵总督十年,在云贵两省赫赫有名。
再说说岑毓英的两个儿子。
岑春煊的弟弟岑春蓂,十年前就在湖北担任按察使,后来去贵州担任巡抚,又来到湖南担任巡抚。而岑春煊更是担任过广东布政使、甘肃布政使、广东巡抚、四川总督、两广总督。
就是现在两广地区呼风唤雨的龙济光和陆荣廷两个人,当年还只是土匪武装,是被岑春煊给招抚的。都是在岑春煊手上慢慢的成为地方大员的。
辛亥革命之后,朝廷准备重新启用岑春煊,希望岑春煊能够帮助平定南方革命。可是岑春煊找了很多借口拒绝任命。因为他已经看到了当时的情况,不愿意给满清陪葬。
这样一个影响力巨大的人物,张学文不可能不担心。
不说其他的。
岑春煊跟张学文目前治下的李湛阳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结拜兄弟。当然和湖北省长谭延闿则是关系很不好。因为当年岑春煊担任广东布政使的时候,对当时的两广总督谭钟麟穷追猛打,弄的谭钟麟非常狼狈。
现在任命他为西南宣抚使和铁路总办。
虽然没什么权力,只是一些空头称呼。但毕竟他名气大,威望高。弄不好就会出现什么问题。
“也不知道他这一次复出,到底想要干什么?”
“切,一个过时的满清大员而已。他来到我们西南,还能翻天不成。”
宁调元一点不在意。
不过张学文却是笑了笑。现在西南各省岑春煊的老部下还不少,张学文不希望岑春煊过来搅和。但是如果太不给他面子,又会让人批评张学文不懂礼貌。
因此最后只能道:“等他来再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