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亭先生,你现在如何?”
医院。
外面吵得非常热闹。
本来应该出面主持的甘肃护军使周务学,却在医院当中。周务学此人文武双全,让他负责具体的事物,他都能够完成的非常好。治理地方、赈灾,办学校、治军都是很厉害。
可是他也有一些问题。
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
他的野心不大。
如果换了一个人,李镜清被暗杀,这么好的机会就可以掌控兰州政局。把罪名推给马安良,驱逐马安良。安抚马福祥,以周务学强大的兵力和威望,立马就能够控制住兰州局势。成为兰州的土霸王。
甚至都不会给张学文几会。只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在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周务学就可以控制兰州局势。可是周务学却置身事外,放过了一个巨大的好机会。
其实周务学并不是第一次拥有这样的机会。
在陕西宣布独立之后,升允带着甘肃部队进入陕西。随着升允带走甘肃部队,当时兰州实力最强大的就是周务学。而且周务学因为在甘肃一直是甘肃武备学堂的总办,所以甘肃新军的基层军官大部分都是他的学生。
当时周务学只要有些野心,就完全可以凭借着辛亥革命的风潮控制兰州,自领甘肃都督的位置。谁也不会说什么。
但周务学当时就放弃了好机会。
周务学这些天除了让部队稳定兰州局势,不让兰州发生一些打砸抢的事情之外,本人却一直留在医院。
“我这是在哪里?”
暗杀。
枪手连开三枪,三枪都打在了李镜清的身上。可是李镜清竟然是奇迹般的没死,三发子弹无一致命伤。让李镜清是捡了一条命。
不过就算如此,也差一点要了李镜清半条命。
“鉴亭先生,你在医院。你现在感觉如何?”
“没事。捡了一条命。”
李镜清的伤势不算太严重。因为及时治疗,李镜清醒过来之后精神还不算太差。他的脑袋慢慢的变得很清醒,问道:“现在外面是什么情况。”
“很乱。黄局长抓住的凶手是马安良部队的人,现在大家都认为是马安良派人暗杀你。平凉镇守使何成濬带着三千人的部队已经进驻兰州。”
“本斋啊,本斋。你怎么能让何成濬带兵进入兰州。咳咳——”
“鉴亭先生,你不要激动。”
李镜清是真的非常激动。
李镜清对于张学文的印象是很不错的。但不错归不错,对于他来说甘肃应该是甘肃人治理。在目前的中国这样的思潮非常多。
地方自治,很多人都信奉地方自治。
就如陆荣廷。
他是广西的实力派,可是广西都督是沈秉堃。陆荣廷就喊出了一个口号,那就是“桂人治桂”。以此来逼走沈秉堃。地方自治是这个时代很多地方实力派的主张。
在历史上,比现在更严重。
就如四川军阀的崛起,就是先后赶走北洋军、滇军、黔军的过程。他们喊得口号就是“川人治川”。孙中山和陈炯明闹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陈炯明是支持地方自治,不同意孙中山的北伐策略。湖南也喊出地方自治,就连毛伟人年轻时候也是信奉地方自治。
可以想象地方自治的思潮在中国是多么的有市场。
李镜清也是如此。
他也是主张地方自治,也是主张甘人治甘。张学文的势力插手甘肃,他并不是很高兴。因此听到何成濬的部队来到兰州之后,才会如此的懊悔。
“不对,何成濬的部队怎么可能进驻兰州,就算你不管,他也不可能……难道是马福祥?”
李镜清虽然是刚刚醒过来没有多久,但是脑袋还是非常清楚。
几下之间就想到了很多东西。
“是。何成濬的部队直接驻扎在马福祥的营地。”
“马福祥,马福祥。这群人真是不可信。难道他们忘记,他们祖祖辈辈也都是甘肃人。甘肃是甘肃人的甘肃。”
“鉴亭先生,你冷静一下。”
周务学也是属于支持“甘人治甘”的人。可是他支持这个主张,但也不排斥中央集权。因为周务学一直都在考虑的都是边疆问题。
他不希望甘肃陷入战火当中,因此支持李镜清。
但如果真正有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他也不是很反对。看起来比较矛盾,其实说白了,周务学此人并没有多少政治观点。对于张学文慢慢的控制甘肃,周务学有些抗拒,但也不是完全抗拒。
他希望甘人治甘,但他也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力量在甘肃,可以保护新疆、蒙古这些边疆地区的安稳。
比较矛盾的想法。
不过李镜清心情却是非常不好。李镜清慢慢的闭上眼睛,叹口气道:“晚了,晚了。经过这次的事情,马安良会声名狼藉,甘肃就成为了张学文的囊中之物。我李镜清受了三枪,丢了半条命,却成全了张学文。可悲可叹。”
最后仰天长叹:“难道天命真在张学文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