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阅使,这边坐。”
“谢谢。”
张学文坐下来品尝一下茶,然后慢慢道:“筱斋兄,听闻天顺祥问题很大。”
“是。”
王筱斋没有任何的隐瞒,当然也隐瞒不下去。天顺祥的事情没有人不知道。自从李耀庭结束属于自己的天顺祥那一部分之后,天顺祥早就走下坡路。
现在更是如此。
其实说起来天顺祥彻底没落,还和革命党有很大的关系。本来天顺祥最大的客户就是满清朝廷,还有满清的官员。很多人其实都欠天顺祥的钱。
不过本来都是有抵押品的。
只要税收收上来,这些都不是问题。
可是革命党起义之后,满清现在都被推翻了。天顺祥上哪里要这些钱。不说别人,就是号称“北袁南岑”的岑椿萱也欠人家天顺祥几万。
但岑椿萱欠钱,是他还当官的时候朝廷欠的。
现在朝廷都没了,总不能叫人家岑椿萱私人还钱。这样的欠款很多,加起来有几十万。天顺祥这么多死账收不回来,天顺祥岂能安全。
“我已经准备彻底结束天顺祥的业务。”
“筱斋兄,结束天顺祥的业务之后,不知道你想干什么。有没有想过到我那里帮帮我。”
“巡阅使的意思是……”
王筱斋本来是一直在考虑张学文找自己干什么。难道是准备跟自己借钱?可是现在的王家已经不是他老爸威震天下的时候。那个时候天顺祥风风火火,就是借给张学文一百万都不成问题。只要张学文有抵押品。可是王炽去世之前,王家就已经有了颓势。这几年更是如此,家产缩水很多。可就算是如此,王筱斋在买革命公债的时候,还是拍出了五十万。
其实王筱斋当时花这么多钱,也是为了跟新政府表决心。
如果再拿钱,王筱斋也拿不出那么多现金。没想到张学文是希望自己过来帮他。可是自己是商人,从小就跟着自己父亲经商,并没有想过做官。
“今天看到石龙坝水电厂让我很感动,但也是非常难受。我们中华泱泱大国,这竟然仅仅是我国第一座水力发电站。我希望我们国家的百姓以后都能够用到电,都能够享受电的文明。如果想要如此,我们必须要建更多的发电站。特别是我们西南五省水资源丰富,应该利用这些水资源。我准备成立一家西南电力公司,专门负责西南五省发电厂的建设。”
“巡阅使的意思是,让我负责?”
“是。”
张学文绝对不是随随便便的选择的。
因为王筱斋在困难的情况之下,亲自主持石龙坝水电厂的建造。购买德国西门子的发电机,然后开始造了这个石龙坝水电厂。
总共花费五十万。
当然更重要的是,王筱斋建立这个水电厂,竟然还是选择合股的方式。完全是按照现代公司的方式,从民间筹款建造的。此人虽然没有他老爸那么威震天下,但能力绝对不差。
张学文现在缺钱,只能是采取官商合办的形式。铁路如此,水电站也是如此。如果仅仅是政府来办,那么需要的时间太长。
西南电力集团。
张学文准备引进民间资金。如果张学文出手,很多民间商人肯定会有顾虑。毕竟满清政府的那些官民合办的企业,基本上就没有不亏损的。因为朝廷派出的官员,贪污受贿、结党营私,弄得官商合办的企业亏损严重。
而让王筱斋这样的商人出来就不同。
“巡阅使希望用什么样的方式组建西南电力集团。”
“我们政府注资一百万,然后可以从民间筹款。我们政府拥有的股份不能少于百分之四十,如果民间筹集的资金越多,我们政府也会追加投资。我希望这家公司能够在几年之后成为中国最大的发电公司,能够满足西南百姓的用电需求。当然首先要从长沙、贵阳、成都、重庆这些大城市开始建起。让这些城市几年之内都能够通上电。”
“那么政府准备怎么管理这家公司。”
“我们政府派出代表进入董事会。具体的经营情况我们不去干涉,我们只是监察财务情况。但是发电厂毕竟是民生的项目。对于电价,我们政府还是要过问的。我们不能让发电厂赔钱,但同样不能让百姓负担不起。电价公司必须要和政府商量之后出台。其他的我们都不去干涉。”
王筱斋沉默。
他明白张学文的意思。王筱斋知道,自己一旦接受这个职务,自己就要跟新政府甚至是张学文绑在一起。不过这样做的好处也是非常明显。
毕竟现在是新政府的时代。
“巡阅使,我能参与这个新的电力公司吗?”
“当然。我很欢迎筱斋兄投钱。”
“那好。巡阅使,我已经开始整理天顺祥昆明总行。我愿意投入四十万。”
张学文真的是高看一样王筱斋。
难怪王家能够如此富裕。王炽也好,王筱斋也好,都是敢冒险的人。王筱斋的确是看到了张学文说的电力公司的潜力。西南电力公司,就是西南最大的电力公司。王筱斋能够明白张学文的野心。
自己早早地投资,说不定自己未来能够重振家业。自己父亲当年是钱王,是中国票号的老大。王筱斋认为只要自己努力,说不定以后就是电力巨头。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