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巡阅使已经有先手。我相信周旋好了,甘肃很快就要进入人民党的管辖。”
“希望。”
…………
“柱中兄,西北局就交给你了。今天只有你和我两个人,我可以很直接跟你说。我不相信袁世凯,也不相信北洋军。北洋军是一个典型的武人集团,而他们的将军现在并没有几个人参与组阁,相反都是手握兵权。等到哪一天宋教仁他们逼人太甚,到时候这些人就会告诉钝初兄他们,什么是武人集团。”
李夑和此人心思缜密。
做事情一直都是滴水不漏。当时好几万军队出征湖北,需要的后勤情况非常复杂。说起来革命党谁有这样的经验。但是交给李夑和之后,他却能够组织几千人,后勤组织的井井有条。
当然更重要的是,李夑和此人在革命党内资历很深。别看现在仅仅是担任装备部部长,但只是因为军改的时候,他的位置正好是如此。
其实之前,他的权力很大。
同盟会西南支部的资金都在李夑和手上,前线一众后勤都是他负责。因此李夑和在同盟会西南支部一直是几个重要领导之一。
这一次让他去西北局,就是应付复杂事情的。
“书记,其实我也不相信袁世凯。现在黄兴在南京大肆裁撤军队,原来十几万的军队现在就剩下了四个师。整个南方军队目前都在裁撤,而袁世凯的北洋军却一点没有裁撤。我甚至听说,袁世凯甚至准备扩大北洋军的规模。以后一旦翻脸,他们拿什么抵挡北洋军。”
“就是如此。”
张学文点点头。
“想要掌握主动,西北一定要掌握在我们的手中。甘肃、陕西和山西,情况其实对我们很有利,我们在这些地方其实已经占有先机。因此我希望柱中兄,一步一步把这里纳入我们的掌控范围。一旦西北在我们手中,在未来和袁世凯的争锋当中我们会占据优势。”
“明白。”
“不过比起这些事情,有件事情更重要。”
“你说。”
“其实这些都是大方向上的问题。我更在意的是,我们人民党在西北的发展。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一个组织的力量才是巨大的。我承认一些伟大人物的贡献,但离开了大家的帮忙,谁也不可能做成事情。因此相比起其他事情,我希望你在西北尽快的完成人民党机构的建设。只有一个成熟的、完善的人民党机构,才是我们不断走向成功的基础。拉拢西北的实力派加入人民党只是第一步而已。我更希望你在西北建立一个完善的人民党组织。只要有完善的组织,就算西北实力派不加入我们,我们一样能够掌控西北局势。”
西北的实力派当然重要。
但张学文更相信一个组织的力量。一个强大的组织,他能够发挥出来的实力,远远不是一两个势力能够比拟的。
李夑和想了一会之后,直接道:“书记,我有一个条件。”
“说。”
“书记,我要一个人。”
“谁?”
“刘复基。”
张学文没有回话。
因为刘复基已经是从军队出来,开始在刘道一的组织部工作。这一次人民党成立,刘复基是担任组织部副部长,是刘道一的左膀右臂。
李夑和要刘复基,张学文一下就明白什么意思。
当然不是李夑和和刘复基有多少私人关系。其实李夑和此人当年是华兴会外围组织的负责人,和谭人凤的关系非常好。相反刘复基是因为和宋教仁同乡,所以受到宋教仁的影响才进入华兴会。
而且同盟会西南支部成立之后,李夑和就一直是组织的领导人物,奔波在商场,为同盟会筹集资金。而刘复基先是在宁调元手上玩宣传,然后进入新军做动员工作,一直都在军队服务。
军改之后,才从军队出来。
两个人并没有什么很深的私人关系。
李夑和要刘复基,当然是因为看中刘复基的组织建设能力。他在湖南新军几年之内拉拢大部分的基层官兵。他们不是同盟会会员,就是同盟会外围组织。
这样强悍的组织能力,让大家都是有目共睹。
李夑和要去西北局,希望带走一些干将。第一个点名的就是刘复基。李夑和希望刘复基能够在西北完善人民党组织。张学文想了片刻之后,点了点头:“我们的根基不在西北,你们要在西北开展工作的确是很难。好,就让刘复基过去担任西北局组织部部长。让但懋辛撤回来。”
刘复基是大人物,不能随意的安排。
只要他去西北局,肯定是要进入西北局委员会。因此只能是撤回一个人。程潜、孙岳都是军方代表,李湛阳是民政长,何成濬则是要负责和西北各方面周旋。想了想只有把但懋辛撤回来。
不过既然撤回来,但懋辛也要好好安排。
因为他的贡献很大。先是跟着尹昌衡伏击第五协,后来进入陕西又是跟孙岳一起包围第三协。而且但懋辛是张学文指挥室走出去的,算是张学文的嫡系。不能太过委屈他。
“谢谢。”
“既然带走干将,你们的工作要迅速展开。时间不多。”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