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直先生,欢迎你来到长沙。”
南京临时政府整体搬迁到北京,同盟会本部搬迁到北京,这是最近的一件大事情。也是表明北京再次成为中国政治的中心,南京临时政府的历史使命彻底结束。
不过只能说是袁世凯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
仅仅是暂时性的胜利。
因为南京临时政府虽然迁往北京,但是因为国会正式选举还没有出来,因此南京临时政府的参议会继续发挥功能。而南京临时政府的参议会,那就是革命党云集。他们还有近十个月的任期。
什么时候国会正式选举,这个临时参议会才会结束他们的功能。
也就是说袁世凯还要忍受这个临时参议会近十个月时间。对于袁世凯的权力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制约。不过对于信奉实力的袁世凯来说,相比起这个临时参议会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地方实力派。
同盟会总部北迁,但同盟会大佬黄兴依旧坐镇南京,张学文坐镇长沙统领西南五省,胡汉民担任广东都督、李烈钧担任江西都督、柏文蔚担任安微都督。甚至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南京临时政府一直表示各省有权利推举自己省份的都督。
如果这样一来,那就是地方自治。
这个和中国的传统不符合,也不符合袁世凯的利益。因此袁世凯反对。但是很多地方却非常赞同这个。就连袁世凯的统治区直隶、山东、河南的士绅也都欢迎这个做法。
因为这样,他们的权力可以进一步提升。毕竟自己选择自己的都督,那么那些士绅当然是选择自己的代表。
这让袁世凯是焦头烂额。
一个个地方的咨议局都给袁世凯上书,说应该赞成南京临时政府的决定。
本省就应该推举本省的人。甚至南京这边还表示,既然我们让了总统的位置给你,那么在地方都督的任命上,你也应该让步。因此南京临时政府在北迁之前,就认命王芝祥为直隶都督,胡瑛为山东都督,黄兴担任陆军总长。
弄得袁世凯恼怒异常。
袁世凯的势力本来就在北方,南方没能够插上手。既然如此他也认了。可是这帮革命党得寸进尺,竟然把手伸进了袁世凯的老巢直隶省和山东省。是可忍孰不可忍。
只不过现在大家都在高喊共和,就是袁世凯也不愿意得罪舆论。因此一步步退让,也在积极考虑如何应对南京这边的进攻。
可就算是如此,也有很多人不满意南京这边。
不满意南京临时政府投降袁世凯,不满意同盟会总部迁到北京。
因此当中有的人去找袁世凯,有的人就来到张学文这里。今天来到张学文这里的,是一位大人物,真正的大人物。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人物。南京临时政府的实业总长张謇。
张謇是当年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的得意弟子,更是满清状元。本来是一个立宪派的领袖,但辛亥革命之后很快就转向革命,在江苏立宪派当中是第一个剪辫子的。然后还参加了南京临时政府,担任实业总长。
转变速度很快。
张謇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一看革命形势已经是无可逆转,立马就转向革命。因为他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是目前中国非常着名的实业家。
南通的发展,张謇的贡献很大。以至于有人说南通周围几十万人,都因张謇而生活。
这样的大人物来到张学文这里,张学文当然是大力欢迎。现在已经不是刚刚革命的时候,张学文对于西南五省的控制也已经非常稳固。
因此张学文已经准备大力使用一些旧官员。
毕竟他们有经验、有施政能力。他们可以不认同革命,只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好好干工作就行。甚至他们也不用加入同盟会,张学文不会强求。
当然这些人不加入同盟会,无法成为真正的决策层。而且张学文也不会随意的让这些旧官员进入同盟会,这样会影响同盟会的团结。
但是具体做事情方面,这些人的能力还是很出色。张学文也在考察这一批人。
“这里真是欣欣向荣。”
张謇这是辛亥革命之后第一次来到长沙,发现这里非常安定。长沙码头非常繁忙,一点看不出是经历过革命的样子。相比起南京和江苏的混乱,从湖北开始到湖南,都是一片安定。
这让张謇很是惊讶。
“季直先生,只能说是稳定了局势。离欣欣向荣还有一段距离。”
长沙因为有码头,本来就是非常繁华。可是也仅仅是如此,离欣欣向荣还远得很。毕竟这里是西南,不是江浙这样的富裕省份。那些想要一革命,国家经济就能够发展的都是扯淡而已。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建设反而更难。
“季直先生,我听说袁世凯已经邀请您担任农商总长,你怎么没有跟着临时政府北上。”
这是张学文比较疑惑的。
南京临时政府整体搬迁,张謇也应该是北上才对。而且袁世凯对于张謇也是很客套,毕竟张謇的名气也不小。代表一大批人。
“北京也不稳定。你应该知道袁宫保和南京还会有好几个月的扯皮,哪里有功夫好好做事。”
袁世凯和南京之间的罗圈官司连张謇都看不惯。
双方为了争夺权力,你来我往。为了自己的利益,今天说过的话,明天就可以否定。就如南京开始是总统制,换了袁世凯就是内阁制。开始是希望中央集权,但是到了袁世凯这里就希望是地方自治。
张謇希望国家快速安定,然后大家合作建设国家。
可是张謇发现袁世凯和南京政府之间,估计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扯皮。哪里有空想怎么建设国家。
“哈哈。”
张学文哈哈一笑。
不过张学文是非常喜欢看到袁世凯和南京扯皮。正是因为他们这几个月一直扯皮,才给张学文足够的空间整合西南。不然如果没有他们互相扯皮,他们早就联手对张学文下手。
如果他们双方联手,张学文的西南根本就扛不住。名义上来说张学文是哪一方的话都要听。从国家的角度上,袁世凯是临时大总统,张学文仅仅是西南巡阅使。袁世凯有的是正当理由干涉西南五省的人事任命。
从党派来看,孙中山他们是同盟会总部领导。而张学文仅仅是同盟会西南支部的负责人。他们是有资格干涉同盟会西南支部的事情。
因为他们扯皮,才给张学文喘口气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