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长琦,四十六岁。
这是一位旧官员,是出生于甘肃。甘肃的教育情况很差,但这位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十八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三十一岁中进士。入翰林院,授庶吉士,擢编修,候补江南道。
三十六岁的时候来到江苏,先后开办并主持江苏仕学馆、江苏法政学堂、江南将弁学堂,总办江南陆师学堂,慢慢的开始了他从军之路。
被任命为江苏参谋处督办,开始带领新军部队。
后来因为西藏有变,四川派兵入川。进入西藏的部队大约有1700多人,率领这些部队的有协统罗长琦,还有满洲正黄旗,只有二十二岁的钟颖。
这就是罗长琦。
虽然是旧官员,但这一次他是真正感受到耻辱。
“罗将军,请坐。我们不要谈这些,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国家强大。以后就再也没有这样的耻辱。”
“是。”
张学文看了看这些军官之后,转过脸对钟颖道:“钟将军,很抱歉。不过你放心,我保证你的人身安全。但你必须要把部队交出来。”
钟颖点点头,并没说话。
他是没法说话。他和皇家关系太近。他老爸娶了咸丰的妹妹,他和同治皇帝是表兄弟。因此慈禧对他非常好,让他在四川编练新兵,当时他才十八岁。
二十岁的时候,成为四川陆军第三十三混成协统,兼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总办。在全国各地的新军来说,都没有比他更年轻的协统。二十二岁的时候,带兵进入西藏。
来到四川之后,张学文没枪毙他已经很不错。
保证人身安全,已经让他很满足。
“陈渠珍。”
“到。”
“请坐请坐。修梅兄,让我问候你。”
在这里看到中国历史上非常传奇的湘南王陈渠珍,张学文也感到很稀奇。陈渠珍毕业于湖南武备学堂,和林祖坤是同学,和林德轩一起当兵。
林德轩、林祖坤、陈渠珍几个人在湖南新军当兵,彼此的关系都很好。
不过陈渠珍的发展明显比另外两个人差。
林德轩已经是镇守成都的最高长官,还是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而林祖坤现在也是坐镇武昌东边,更是第四军军长,只有陈渠珍还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营官。林祖坤和陈渠珍两个人不仅是同学,还是战友。
当然在湖南新军的时候,陈渠珍就是林祖坤的下属,两个人的关系一直很好。听到陈渠珍他们归来之后,林祖坤还专门问了问陈渠珍。
跟张学文表示,陈渠珍此人能文能武,而且相当有谋略。
“修梅大哥。”
“是。他现在在湖北,专门来电问候你。”
陈渠珍脸色喜笑颜开。
一个是因为听到好友林祖坤的消息。还有就是,林祖坤竟然还没有忘记自己这个弟弟。林祖坤目前担任第四军军长的消息,陈渠珍已经听说了。
陈渠珍也不甘心就这样。
知道林祖坤、林德轩都已经是军长之后,他岂会没有想法。
“这位就是当年新军大名鼎鼎的‘潘鹞子’。”
“是。”
潘文华。
长得非常英俊,看着就让人舒爽。潘文华别看官位低,现在不过是队官,也就是连长。但他在四川新军当中名气很大。
因为在军训中,他在各项器械、枪术、剑术、擒拿格斗、上房越脊等方面,都名列全协前茅。能在两丈余高的城墙上跃下,然后徒手攀上,多次反复,面不改色,由此得“潘鹞子”绰号。
甚至连当年的四川总督锡良都对潘文华赞不绝口。
他进入西藏的时候,才是一个小小的副排长。可是他进入西藏之后,在巴塘一带作战,生擒头人哈巴龙,升为排长。随部队进藏,在波密战役中,以功升任连长。
在被藏军断了后路之后,入藏部队军心动荡。
可是潘文华的连,却一个兵都没少。可以看出潘文华领兵的能力。
和几个人慢慢的谈完之后,张学文坐在上面,开始下命令。
“罗长琦。”
“到。”
“任命罗长琦为雅州镇守使。在那里练兵,收集西藏的情报。”
“是。”
罗长琦很高兴。
因为他明白张学文的意思。雅州府是四川进入西藏唯一的地方,让他镇守这里,收集西藏的情报,这是再为以后再次进入西藏做准备。
“入藏的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四旅,满编四千人。隶属于第六军,罗长琦担任旅长。”
“陈渠珍。”
“到。”
“陈渠珍担任五十九旅参谋长。”
“是。”
“五十九旅下属军官的任命,十二师会下通知。”
任命结束之后,张学文笑呵呵的看着罗长琦道:“罗旅长,我跟你打个商量如何?”
“巡阅使,请说。”
“潘鹞子,把他借给我如何。”
“这是他的荣幸。”
张学文看了看潘文华,笑着问道:“潘鹞子,怎么样,可愿意跟我走。”
“服从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