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钱鼎的话,孙岳才明白钱鼎为什么混的这么惨。
原来陕西军政府成立的时候,几方面都认为自己贡献大。先说说大统领张凤翙。他并不是同盟会出身,只不过他在陕西新军影响力大,威望高。因此钱鼎他们同盟会在起义的时候,说服了张凤翙,让他成为总指挥。张凤翙凭借着自己在新军当中的实力,成为了陕西革命的领导者,成为了陕西军政府的大统领。
而问题就出现在哥老会这里。
哥老会的贡献也很大。因为陕西新军一大半都是哥老会的人。在陕西新军当中,有好几个哥老会老大,他们其实就是陕西新军的实际控制人。
钱鼎联系了张凤翙,也联系了哥老会。所以才促成陕西新军起义,最终成立了陕西军政府。军政府成立的时候,张凤翙和哥老会之间水火不相容。
张凤翙看不起哥老会,哥老会却认为自己功劳大。
所以军政府成立之前,张凤翙和哥老会几个老大都看上了军政府的位置。双方打的不可开交,最后为了平息双方的矛盾,钱鼎提出了一个意见。
张凤翙成为大统领,哥老会出个代表当副统领。可是这样一来同盟会很多人不满意。毕竟没有同盟会,陕西起义也不可能这么顺利。
正是因为有钱鼎上下奔跑,联络张凤翙和哥老会,才有了现在的局面。同盟会怎么能没有好位置。
因此双方博弈之下,最后是达成了妥协。
张凤翙成为大统领,钱鼎成为副统领,哥老会出身的大佬万炳南同样成为副统领。不过这样也无法满足哥老会,毕竟哥老会的大哥并不是万炳南一个人。万炳南也不是统领陕西哥老会的老大。
所以军政府只能是再退一步,张云山为兵马都督,马玉贵为粮饷都督,刘世杰为军令都督。同盟会各党人负责政务工作。这样的安排,军政府的军事实力基本掌握在哥老会手里,同盟会方面在政治、财政上居主导地位。
这就是现在的陕西军政府的情形。
张凤翙不是很满意,毕竟他的权力被同盟会和哥老会分的太多。同样同盟会也不满意,认为一群粗鄙的会党老大权力太大。当然哥老会也不是很满意,毕竟那些军队本来就是他们的人。同盟会一群书生,把那些好听的、权力不小的位置都给占了。
因此军政府成立之后,几方面也是蠢蠢欲动。
钱鼎在军政府成立之后,提出了两个意见。一个是赶紧占领潼关,可以防备河南方面的压力。另一个是赶紧派人和甘肃革命党联系,促成甘肃独立。甘肃军队强大,拥有近三万军队。现在陕西还没有完全光复,甘肃军队如果进入陕西,对于陕西的威胁太大。
可是现在军权都在哥老会手中。这些哥老会正在内部整合,正在想着怎么抢夺军政府的位置。谁管这些东西。因此钱鼎只能是派同样是同盟会的张钫,带兵占领潼关,抵御河南军队。这件事情导致钱鼎对于军政府大为不满。
本来钱鼎手下是有军队的。毕竟钱鼎也是哥老会出身,毕业于保定军校。可惜钱鼎在起义成功之后,都在考虑如何消弭大家的分歧,考虑军政府未来的事情。
弄的钱鼎没时间管自己的部队,被人家其他哥老会老大给抢走了。现在那些哥老会老大,都是有钱有势,拉拢一些军队轻而易举。
弄到现在钱鼎手底下竟然连嫡系人马都没有,只有几十个军校学生跟着他。钱鼎的副都督,竟然连可以指挥的手下都没有。
“定三,这不行啊。”
孙岳听得目瞪口呆。
陕西军政府,这是什么破情况。就这样一盘散沙,军队都在哥老会老大手中。这样的军政府能抵挡北洋军?估计怎么治理陕西,他们都没有办法。
张学文那边还等着和陕西革命军合作。
可这是什么情况。
“我何尝不知。可是现在问题太复杂。如果你们想要合作,可以找张凤翙大统领。”
“甘肃那边需要你们的配合。”
孙岳皱了皱眉。
说起来这个时空的陕西,比历史上好了很多。在原来的辛亥革命当中,陕西独立之后,受到了甘肃、山西、河南三省的夹击。
钱鼎正是在保卫潼关的路上,被人伏击身亡。
可是这个时空,因为川湘滇黔鄂五省革命的成功,给河南、山西、甘肃都带来巨大的压力。受到西南各省份的鼓舞,山西很快也出现了起义。而河南作为大后方,主要的北洋军都在盯着张学文这里。目前进攻潼关的基本上都是河南本地的巡防营,因此压力不算很大。
目前只有甘肃那边派兵进入陕西,但兵马也不是很多。因为他们还要防备四川这边。正是因为外部压力比不上历史,甘肃内部的混乱越来越烈。
甚至肃杀气氛非常凝重。
“定三,干脆你到凤翔府坐镇,来配合我们的行动。我相信你,叙甫、韵松也相信你。所以那边的张学文也只相信你。我们那边不缺军火,就是送给你上千杆枪都不成问题。”
孙岳想起张学文的嘱托,自己分析了一下。然后发现还是和陕西同盟会合作最划算。毕竟大家都是革命党。
比起和哥老会合作更安心。所以立马开出条件。
“上千杆枪?”
“当然。川湘滇黔鄂上次军改,光是正规军就有十三万以上。最不缺的就是军火。现在你们陕西的情况太乱,同盟会没有自己掌握的武装是不行的。”
就算要合作,陕西革命党必须要有自己的实力。如果没有实力,那么只能是找另外一个合作对象。
“你让我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