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西南支部各部队整编如下。”
蒋作宾说到这里,很多将军才精神一震。因为对于很多将军来说,他们大部分都要在一线部队,也就是作战部队。因此他们更关心自己能够有多少部队。
“张其锽。”
“到。”
“张其锽,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下辖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
“是。”
本来张学文是想让张其锽在自己旁边,担任自己的总参谋长。但是最后想了想之后,还是放他出去。张其锽是大才,留在自己这里实在是大材小用。
张其锽如果继续从军,那么就是可以坐镇一方的帅才。就算从政,可以轻松成为地方大员,如果去中央能够成为军机大臣。这样的大才,张学文实在是不想留在自己身边浪费。
“曾继梧担任第一师的师长,赵恒锡担任第一军副军长兼任第二师的师长,程子楷担任第一军参谋长兼任第三师的师长。”
“是。”
曾继梧是最高兴的。
他因为没能够参加起义,所以一直留在长沙做新兵工作。本来他一直带着一支新兵师,没想到这一次一下成为了第一师师长。
第一师是张其锽的嫡系部队,是长沙巡防营改编而成。
杨文鼎成为湖南巡抚之后,最器重的就是张其锽。因此在资源上也是往张其锽的部队倾泻。导致长沙起义的时候,张其锽的部队有4700多人,比湖南新军人数还要多。而且武器装备很精良,训练很出色。
加上经过了汉口保卫战,经过战争之后战斗力更加强悍。在川湘滇黔鄂部队当中,第一师的战斗力绝对是名列前茅的。
虽然赵恒锡和程子楷都进入军部,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成为军级干部。现在是因为军官缺乏,他们才兼任。可是曾继梧一点不羡慕。
因为他成为了第一师的师长,比之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曾继梧知道,如果这一次的军改他没有赶上,那么以后那些原来的同学都要直接甩开他了。
“第一军其他军官任命很快就会下达。”
“第一军接受补充之后,就要北伐。把近卫军和陆军第一镇赶出湖北。因此第一军每个师满编八千人,总动员部率先补充第一军。”
第一军,也就是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在此次汉口保卫战伤亡非常严重。
但同样,他们经受住了战争考验。活下来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只要补充新兵,稍加训练,到时候战斗力就会非常强大。如果伤病回归,那么一定会成为整个中国都数得上号的精锐部队。
目前川湘滇黔鄂五省军队当中,第一军是战斗力最强悍的部队。
“罗佩金。”
“到。”
“罗佩金担任第二军军长。”
“是。”
“第二军下辖第四师,第六师,第十一师。第四师师长彭家珍,第六师师长刘显世,第十一师师长程潜。程潜担任第二军副军长,兼任第二军参谋长。”
几个军,张学文可不会按照省份来决定。
如果真的按照省份,那么很快就会出来所谓“湘军”、“滇军”、“川军”、“鄂军”这种说法。因此进行混编是最好的。
当然一旦混编,那么摩擦肯定会有的。
本来第二军军长,张学文是属意程潜的。可是湖南高级军官太多,第一军军长已经是张其锽,如果第二军军长又是程潜那就说不过去。
而且罗培金是云南革命党二号人物,在同盟会西南支部都是能够排的上号的人物。同盟会内的地位,远远超过程潜。因此让罗培金成为第二军军长。
这都是一种平衡的手段。
有些时候这样不利于军队的战斗力,但却有利于团结。两害相权取其轻,对于现在的张学文来说,整合五省部队,团结五省部队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军驻守勋阳府到保宁府这段,负责湖北西部和四川北部的安全。也准备策应甘肃和陕西的革命党。”
“朱庆澜。”
“到。”
“朱庆澜担任第三军的军长。”
“是。”
说起来朱庆澜以前并不是同盟会的人,以前张学文也不认识朱庆澜。但对于朱庆澜的大名却是如雷贯耳。朱庆澜是四川总督赵尔巽一手提拔的干将。
他的发迹就是在东北,在赵尔巽担任东三省总督的时候。历任三营统领,凤凰、安东知县,东三省营务处会办,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任陆军步队第二标标统。
清宣统元年(1909年),赵尔巽调四川总督,随之入川,任四川巡警道,第三十三混成协协统,旋升陆军第十七镇统制,成为四川军队的最高老大。
比张学文在湖南混的还好。
张学文明面上也仅仅是湖南巡警道。可是这位即是四川巡警道,还在四川新军担任老大,权力大的无边。因此林德轩和程潜两个人在新军发展,是绕不过这位。
别看朱庆澜这么牛气,其实现在的朱庆澜也不过三十七岁而已。三十七岁的年级,就已经是四川巡警系统的老大,四川新军的老大。
这样的实力派人物,在目前的中国各省都找不到几个。
可惜朱庆澜祖籍是浙江绍兴,出生于山东。而四川新军的两个主要将领林德轩和程潜是湖南人,下面的军官大部分都是四川人,很多都出自于四川武备学堂。因此在现在这个地域矛盾很大的年代,朱庆澜并不能完全控制这些新军。四川新军的很多四川籍的军官,都把朱庆澜当成是外人。
要是朱庆澜是四川人,那么他会被人当成是“四川袁世凯”。
朱庆澜很聪明,而且他在新军当中是有亲信人马,而且不是一个两个。当中最着名,而且在新军当中位置很高的,就是刚刚来到长沙驻防的姜登选和郭松玲。
姜登选和郭松玲,都是朱庆澜的嫡系人马。都是他从东北带到四川的。
因此对于新军当中的情况朱庆澜一清二楚。可他一直都是睁一眼闭一眼,才让同盟会在四川发展那么好,能够在新军当中发展那么快。
后来林德轩和程潜要鼓动新军起义,他们就推举朱庆澜担任新军起义总指挥。
朱庆澜看到形势,认为可以支持革命党,因此接受林德轩和程潜的提议。成为了成都起义的总指挥。这一次军改也成为了第三军军长。
“第三军下辖第五师,第十三师,第十六师。第五师师长彭遂良,第十三师师长熊克武,第十六师师长余钦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