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退了?”
“退了!”
“我们胜利了!”
“革命军万岁!”
“共和万岁!”
整个汉口所有人都是从心底里大喊万岁。特别是前线的官兵,对于他们来说这几十天真的是压力非常大。每天都会有无数的同志牺牲。
其实从荫昌带北洋军到汉口来算,革命军在汉口和北洋军足足对峙了二十多天。袁世凯来了之后,更是进行了半个月的惨烈战斗。
双方在汉口是进行了近四十天的战争,双方都是伤亡惨重。
革命军这边死伤一万六千多人,北洋军也付出了近五千人的伤亡。
这是什么概念。
湖南当初只有一个混成协,人数才四千来人。湖北的新军算是很多的,一镇一协,但人数也只是这些。这场战争打下来,光是重伤员就有四千来人,轻伤员有六千多人。
很多人都是热泪盈眶。
特别是很多军官,他们才清楚部队的情况。冯国璋感受到汉口这边的顶抗力越来越弱,是正确的。因为老兵死伤太多,现在很多部队甚至是百分之六七十都是新兵。
不仅仅是汉口这边。
刘显世的第六师和罗培金第九师进驻应城之后,从侧翼攻击北洋军,来支援汉口保卫战。本来他们是很主动,可是和和北洋军交火之后,两个师很快被北洋军混成第三协和十一协打出了德安府。
如果不是和后面支援的程潜、熊克武、彭家珍的部队会合,有可能被北洋军打的溃败。就算这样很多部队也被打散,到了最后才收拢部队。
虽然五个师会合,而且大部分的部队都是新军、巡防营这些正规部队。但是被北洋军两个协在野战当中,打的节节败退,损失很大。
幸好兵多,而且都是战斗力不错的正规军,部队一直退到安陆之后稳住了阵脚。
双方在十多天之内也是几次交锋,最后革命军付出了超过四千人的伤亡。当然他们是正规军,战斗力不比汉口的部队差。
因此他们也造成北洋军近两千人的伤亡。最后其他北洋军部队也过来支援,双方就在安陆对峙。
压力大。
真的是如此。
大家虽然想过北洋军很强,但没有想到北洋军如此的强悍。进入湖北二十来天,就造成革命军近两万的伤亡。因此听到袁世凯和北洋军后撤的消息,都是发自内心的感到轻松。
“松坡兄,汉口保卫战我们胜利了。”
“是啊,我们胜利了。”
蔡锷握着张学文的手,也是颤抖的。
蔡锷是名气大,在中国甚至有“北吴南蔡”的说法。北吴说的就是那位“士官三杰”当中最出色的吴禄贞,毕竟他是日本士官学校第一期的学生。在中国留学生当中,特别是军校生当中,吴禄贞是第一个。因此他的名气是非常大的,就是袁世凯也会忌惮吴禄贞。
而这个南蔡说的就是蔡锷。
但其实吴禄贞也好,蔡锷也好,年级都不大。吴禄贞三十一岁,蔡锷才二十九岁,他们都是那种军校毕业回国就青云直上的代表。
他们既没有在基层带兵的经历,也没有经过什么战争,回国就是军队高层。
他们名气大,更多的是他们在军校的成绩好,而不是他们有什么出色的战果。汉口保卫战,也算是蔡锷这辈子第一次的战争,第一次指挥这么多部队打仗。这些天不紧张是假的。
毕竟对面可是袁世凯,是冯国璋。
他们都是多年带兵打仗的。袁世凯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是朝鲜的太上皇。冯国璋也是打了多年的仗,远远不是蔡锷这种菜鸟。因此知道北洋军后撤之后,蔡锷现在心情也是非常激动。
一战成名。
蔡锷绝对是一战成名。
作为汉口保卫战的前线总司令,能够挡住北洋军,虽然伤亡很多,但依旧是一战成名。让中国所有人都知道蔡锷的名字。
“松坡兄,你这一仗会成为转折点。满清的倒台只是时间的问题。”
“都是将士们的功劳。”
“是啊。”
张学文点点头。
“走,我们去前线看看。”
张学文、蔡锷、张其锽包括各部队的高级军官都跟随而出。看着防御阵地被炮火轰的到处都是弹片,还有阵地上的血腥味。
张学文想起,一批一批拉下去的尸体和伤兵。
在看着这些在前线的年轻士兵,一瞬间张学文哭了出来。不过张学文又让自己忍住,没让自己真的哭出声。大家不注意的时候,轻轻地擦拭了一下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