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或许能够得到很多人的敬重,能够让很多人当成是朋友,但他是不适合做官的。
相反谭延闿那样才是做官的好材料。
“大哥,你是什么意思?”
龙绂瑞不明白龙璋的想法。
“我们是同盟会的人,当然应该要听上面的意思了。你去问问张子清的意思。他什么意思,我们就怎么做?”
龙璋眯着眼睛想了一会,笑着对龙绂瑞道。
…………
离陈天华和姚宏业的灵柩反湘的日子越来越近。
长沙的气氛也是越来越紧张。
庞鸿书和庄赓良的压制看似成功了。很多起初叫嚣的那些湖南士绅很多都息了声。连当初最支持禹之谟的谭延闿都缩了头,很多人认为这次的较量当中禹之谟是彻底的失败了。
时间慢慢的到了1906年5月29日。
从上海到湖南,两位的灵柩从水路走了两个月。终于到了。
当所有人都认为湖南不会出现大问题的时候,当庞鸿书和庄赓良都稍微放下心的时候,事情就像是突兀而来一样,震惊了整个湖南,震惊了整个中国。
到了那一天,所有的学生在一瞬间就像是军队一样,从各个学堂走了出来。学生都统一戴草帽,手执白旗,脚蹬布鞋,身穿白色制服,队伍非常整齐。全长沙的学生几乎全部出动,人数竟然是超过了万人。
不仅是学生,还有老师,还有一些其他人都加入了这个行列当中。
庄严浩荡的送葬队伍绵亘十余里,观者倾城塞路,自长沙城中望去,全山为之缟素。
他们举起了一个大大的挽联。
这是禹之谟亲自为陈天华和姚宏业写的挽联。:“杀同胞是湖南,救同胞又是湖南,倘中原起事,应首湖南,志士竟捐躯,双棺得赎湖南罪;兼夷狄成汉族,奴夷狄不成汉族,痛满酋入关,乃亡汉族,国民不畏死,一举伸张汉族威。”
最前面的人高举着这个挽联。
队伍是越来越大。
整个长沙都震动了。
俞浩庆大惊、庄赓良大惊、庞鸿书大惊。
甚至整个湖南士绅都是大惊失色。
陈天华可是反贼,可是朝廷通缉的革命党。却在长沙造成了如此的影响。
而到了这一天,不仅是长沙的学生。很多其他城市的学生也是跋山涉水的来到了长沙,这批人也是源源不断的加入这个送葬队伍当中。队伍人数继续增大,一直到了离开长沙的时候已经是三万多人。
禹之谟他们要把陈天华和姚宏业葬在岳麓山上。而去岳麓山上要过湘江,湘江没有任何的桥。禹之谟之前是动员了千艘船,但是因为人数的不算增加,禹之谟紧急增加了两千艘船。
整个湘江是千船齐发,轰轰烈烈。
但是因为人数太多,无法从一个地方渡过。所以禹之谟和宁调元两个人分了两个地方开始过去。
一直用了几个小时,所有人才渡过了湘江。
而旁边原来是为了压制今天活动的清朝官员都愣住了。庞鸿书、庄赓良、俞浩庆等人带领警察是亲自到了现场,但是看到这超过十里的队伍,看到几万人的队伍,愣在那里根本就不敢管。
他们甚至连反对的声音都不敢出。
因为这个队伍有一种肃杀之气,每个学生都像是一个愤怒的炸弹一样。谁也不敢去干扰他们。
几个小时之后他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岳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