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江扒拉着手指,自己身边的所有可用之人,清一色的武将,想到这里,白江不由得就感到脑壳痛。
当初情报机构草创,封清倒是可以协助白江处理一下简单的事情,但是随着情报机构的扩张,人手就不够用了。
白江没有办法,只能停止扩张的脚步,转而进行情报机构人才的培养。
只是这世间最缺的就是各种各样的人才,哪怕是白江,也只能在小乞丐和牙婆手中买来穷苦人家的孩子进行训练。
然而这事情才过去一年多,并不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情报人员。
白江自己也只是个半吊子,给他们上课,让他们识字、学习刺杀、伪装、暗语、侦查与反侦查、分析情报等。若是女孩子,白江还会教他们一些琴棋书画上的东西。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树立他们的信仰,嗯,就目前来看,还是搞的个人崇拜那一套。
白江搞了这么久,其实也才十三四个年纪在五六岁的小孩子而已。
情报机构的事情白江一直在弄,这东西不是一簇而就的,白江只能先暂时把他放到一边。
至于荀绲一直关注的筒车倒是有了不小的进展,这几个月的时间,整个齐国六县都有了筒车的身影。
另外,随着工匠的熟练程度提高,基本上可以每天产出十台筒车,这个数字还在随着时间增加。
乐安国、济南国、北海国境内也有了筒车的身影。
因为太史慈一事,白江对孔融多有防备,然而孔融似乎都不记得太史慈这号人一样,对筒车大加赞赏,倒是让白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另一方便,有了荀绲的调令,花邵辰、太史慈二人可以带着士兵在青州横行无忌,哪怕是盘踞在青州的黄巾残军,也不愿意去面对这支装备优良的军队。
因为筒车在春耕中解放了百姓,使得青州境内的荒地越来越少,所以荀绲一高兴,便把这事情写进了奏折中。
荀绲的奏折虽然让筒车进入到朝堂的视野,但是朝堂上对此关注的却不多。
刘宏身为皇帝,自然对此不甚了解,他看向张让,问道:“阿父,这荀绲的折子又是来请功,这筒车又是什么东西,和翻车一样吗?”
刘宏不知道,张让也不清楚,但中常侍里面有人知道,于是张让说道:“陛下,这臣的确不知道,但是臣知道有人一定知道,陛下可曾忘了翻车是何人所献?”
刘宏拍手笑道:“如此,阿父还不快快把人叫来,朕要好好问问。”
不一会儿,便有一个穿着与张让一样的太监走了进来,向坐在皇位上的刘宏行了一礼。
刘宏不在意的摆了摆手,说道:“爱卿免礼,这荀绲又上书有一个新东西,朕与阿父都不知道情况,所以还请爱卿解惑。”
那太监看了看荀绲的奏折说道:“启禀陛下,按照荀刺史所言,应该是一个可以省去人力的自动取水灌溉的机器。与臣的翻车有些相似,却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