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安居乐业,比白江刚到昌国县时,足足增加了七百户,不要小看这七百户,在这个时候,人口就是最大的资源。
农业、商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可以这么说,整个青州,昌国县的综合能力能排进前五。
白江几乎把昌国县重新梳理了一遍,整个县城由两个主干道贯穿,同时,城内大道成回字,将整个县城分成内环,二环和外环三个部分,县衙、军械库、仓库都在二环靠内侧。
至于内环,是整个县城最繁华的地方,有舞榭歌台,有各种商铺,有酒楼客栈。
北外环则是居民区,这里都是普通百姓的居所。南外环则是一些作坊,木匠、铁匠、兵器铺子都在这里。
白江准备在过完年后将城池向南北扩展一下,由于白江名气越来越大,附近很多百姓都想到昌国县中安居。
随着月份的增大,蔡文姬和绿屏儿早早吃了点东西,垫了垫肚子,便回房间休息了。
前面就剩四个酒鬼在咋咋呼呼,白江反而成了四人当中最不能喝的那个,太史慈、梅远以及话不多的花邵辰都是酒鬼。
桌上的菜基本没怎么动,这四坛老酒便已经见底。白江也是不服气,直接让金云又去搬了十坛,几乎把酒楼里的酒全部搬了过来。
除了白江,其他三人平时没少对练,打到百回合不分胜负也是经常的事情。现在岂能在酒桌上怂下去。
正所谓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没了,这三人刚刚有个七八成醉的时候,一直不服气,硬撑着的白江第一个瘫卧在地。
气氛都烘托到这里了,自然又是一个不醉不归的夜晚。好在白江的府邸够大,金云也是沉稳,在众人醉后,一一安排回房休息。
而大堂之中,酒味之浓,差点没把几个小厮给熏晕过去。
春节一过,便是中平三年。因为有着荀绲的照顾,白江的情报机构在四国两郡的郡治都有了分支,这些分支要么是人员聚集的酒肆,要么是胭脂水粉气很重的烟花之地。
封清管理一个酒楼还算得心应手,但是这么多分支,他也有捉襟见肘的时候。
好在此时白江只是要个架子,并没有期待他们真的能给自己带来有用的消息。这些机构,也只有到董卓入京,群雄乱战的时候才有用。
现在的消息,最大的就是哪里哪里,又有起义暴动这类的了。
白江现在对这个不感兴趣,因为蔡文姬和绿屏儿已经进入孕晚期,随时都有可能临盆。
为了应对各种情况,白江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已经将全青州最好的两个接生婆请到了昌国县,以求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