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置天津卫,屯守直沽,同时在直沽置露屯一千四百所,用来储蓄物品。
秦锋先行看过抵报后,转手把抵报递给了曾棨等几个门生。
几个门生把抵报传了一圈后,曾棨率先开口,道:“自恩师回京之后,陛下多次召解学士几个文渊阁大臣询问事关北平的问题,解学士几个大臣所提无非也就是这两种而已。”
若说文渊阁这几个大臣都支持迁都北平可能性是很小,但若把北平按陪都征询意见,所得结果还是都差不多的。
秦锋微微一笑,没有太多自吹自擂,淡淡回道:“陛下也曾问过我,这与我的回答也近乎相同。”
意见能被皇帝采纳,至少说明能与皇帝想到一块。
秦锋开口,曾棨几个门生除了佩服,自不会有任何怀疑。
在几人的溜须拍马中,秦锋面露微笑,抬手制止道:“行了,北平之事自有专人负责,我等只需做好分内之事就行了。”
曾棨几人虽活动于文渊阁这种重中之重的中枢机构,但秦锋平日与他们交流的都是些科学一门的事情,从不会在私下交流朝中之事的。
即便要交流,那也是在朝廷发了抵报,有了结果的时候。
这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他们在那种机密的位置上若连保密都做不到的话,很容易断送政治生涯的。
秦锋开口,几人便也不再此事之上再过多言语。
他们在文渊阁只是学习而已,有不懂的问题除了相互商讨,还能请教解缙那些人。
解缙他们本人并不反感科学外,而且偶尔也会有科学方面的问题请教曾棨他们几个。
而且,曾棨他们几人作为新科士子中的佼佼者,将来仕途的前途不可限量,与曾棨他们几个交好了,总好过比多个敌人要好很多的。
放下抵报,秦锋便专心为之讲解起了火绳枪以及他所计划出的燧发枪的优劣之势来。
“火绳枪,需要以点火引燃火绳,通过火绳击发出里面的铅弹,而燧发枪直依靠击锤上的燧石撞击产生火花,达到与引燃火绳一样的效果,其好处究有多大不言而喻。”
击发速度快,便与携带,不受天气影响,这些好处不管是兵仗局出身的工匠还是曾棨几个科学门生都门清。
现在当务之急,要考虑的不过是如何把燧发枪制造出来而已。
秦锋出言,曾棨随之开口,道:“恩师所言理论之上是不成问题的,唯一的需要考虑的那便是,如何让恩师说的这种燧发枪击锤正好能撞击到燧石之上,不管是击锤到达燧石的距离,还是燧石到达火药的要距离,只有有一处存在问题,那都不能成功击发出铅弹的。”
这的确是燧发枪成功制造的一个关键因素。
只不过,秦锋穿越也有两年多的时间了。
在这两年多,他虽没实打实的把燧发枪弄出来,但他也推演过无数的公式,实实在在考虑过曾棨所说的那些问题了。
重活一世,他是没那个自信在这里造反成功,但他至少要时刻掌握领先于当下的一些东西。
这可算作是他的底气。
一旦有任何超乎他掌控的事情出现,他可利用这些东西继续主导全局。
作为穿越者,他不能还继续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
秦锋微微一笑,首先对曾棨善于思考的性子提出了表扬。
科学一门的门人,必须得会思考才行。
之后,秦锋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道:“你们以为这燧发枪打造出来,都需要演算哪些公式?”
最后不管是否要做的,但至少得知道该怎么做。
在这种严谨的问题之上,就连一向话唠的周孟简也不敢贸然开口。
停顿了半晌之后,一向学习比较扎实的曾棨,这才率先回道:“应考虑力学之上的一些问题,多大的击锤能撞击到多大的燧石,而多大的火药能射击多远的距离,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枪管的长度,什么材料的枪管不容易炸膛,而什么样的枪管又能够多次击发不会出现散热不及时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第一次接触火器,便能考虑这么多问题的也实属不易了。
曾棨出言,一股脑便把该说的都说了,其他人也只剩下附和了。
“你们几个还有和要补充的吗?”
在他科学一门,最提倡的那就是畅所欲言。
哪怕说的毫无逻辑,驴唇不对马嘴,只要敢说就行。
科学一门本就是要创造奇迹的,是能保证现在毫无逻辑可言的东西,将来有一天就一定不会被实现。
秦锋出言,几个科学一门的门生沉默了片刻之后,周孟简率先抢先一步,道:“恩师,物理上学生学得最好了,学生请缨演算这些,定会在半月之内演算出燧发枪的全部数据来。”
半个月之内若能演算这些,的确算是颇为不错了。
秦锋演算出谢谢数据,差不多得用近一年时间了。
好几次演算到最后就会发现推算不回去了,只能是重新演算。
来来回回几次,差不多得用近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