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吕缵祖这次落第后还是想来见见赵士春,让赵士春分析分析,他们这些北方来的寒门士子为何还是会落第。
“滚!一群寒酸士子,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货色,还真以为自己是文曲星下凡?竟还敢来相国府上请教!”
但在吕缵祖等北方寒门士子来时,他们还没有见到赵士春,就先被赵士春的家奴打骂着赶了出来。
阁臣府邸在这个年代也常被以相府代称,所以这家奴也如此称自己主子的宅邸为相国府。
吕缵祖没想到会是这种结果,而且他还想不通,怎么赵士春如今又拒绝见他,不亲自阅读他的时文了。
更让吕缵祖受刺激的是,他也从流传到广东的《大明日报》旧版报纸上看见了天启十一年大明朝廷的科举结果。
原来这次科举分科考后直接录取了近七成的士子,且《大明日报》在录取前,对士子们的家境门第做了调查,然后根据录取结果发现,贫寒出身的士子被录取的比例竟达到了六成多!
因为许多百姓家在如今改革九年后,家境大幅度改善,参加考试的贫寒士子基础也早就超过官僚富家子弟,且加上录取公平,另有不少官僚士族子弟拒绝参加改制后的科举,所以,录取的寒门子弟比例过半。
甚至有不少算学零分的士子因为被考虑到愿意遵守改制结果而依旧被择优录取。
a idotzsyot hrefot
这让吕缵祖当场就哭了起来,他没想到自己真心实意地来投附伪朝,结果却做不了官,反而是留在家乡的好多同窗已经中第。
话转回来,王文奎和赵士春这段时间虽然一直在忙于科举的事,不但没有打通社会各阶层的流动,甚至因为录取名额的减少堵死了更多优秀的士子进入上层不说,也浪费了许多时间,没有及时改革财政和厉兵秣马。
以致于现在在知道大败后,王文奎和赵士春一时不知该如何办才好。
“先募兵吧。”
王文奎先说了一句。
“但募兵得需要饷银,饷银问谁出?官绅一体纳粮当差这是奸臣张贵这些人才会干的事,我们自然不能这样做,士绅是要优免的。”
赵士春言道。
王文奎道“那就只能苦一苦百姓了!”
赵士春点头。
因为王文奎和赵士春等人本就是因反对改革才另立朝廷的,自然不会在需要增加财政支出时,往自己统治阶层身上割肉,也就在这个时候还是进一步压榨普通汉民百姓。
“皇帝诏旨,每家每户加征五厘剿饷。尔等等速速缴纳,逾期连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