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若是西域、匈奴、月氏等部都知道谣言,又如何能瞒得了身在其中的秦军?
兹阳公主说:
“秦军若不可信,匈奴只怕也无法依靠。”
这很现实,国与国之间讲的是利益,当年沈兵能打没错,但起家的兵却是秦军。
现在秦军没了,沈兵就是“虎落平阳遭犬欺”的局面,那些曾经被沈兵收服的国家和部落又哪里会不顾自身利益跟沈兵讲情义?
沈兵回答:
“依沈兵之见,可靠的部队就只有两支。”
“一是革庾所部的一万匈奴骑军。”
“二是剺所部蒲类军,有两万余骑。”
“此外,月氏妫录或也可用。”
“总兵力应有三万余骑。”
这还是沈兵早做准备的结果,而且这次出征还将大多信得过的骑军带出来,否则只怕连这些骑兵都没有。
只是沈兵怎么也没想到嬴政会提前几年死,于是有些措手不及。
扶苏说:
“若是以这些兵力,大将军可否稳住西域?”
扶苏这话问的是。
若能稳住西域,那么匈奴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
沈兵回答:
“若只是西域,那还好说。”
“但若是秦军在我等立足未稳之时就派兵出征……”
然后扶苏就明白这其间的凶险在哪了。
扶苏之前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以为沈兵所说的稳、防、等是一个接一个的来。
但事实却是当沈兵在西域着手“稳”时,赵高一行人肯定不会坐视不理,更不会等沈兵稳住局势时才出手。
于是,在西域就很可能会出现势均力敌、你争我抢的局面。
沉默了一会儿,扶苏又问:
“大将军以为赵高等人会派何人出战?”
沈兵想也不想就回答:
“杨端和。”
扶苏似乎也早就想到这一点,当即就反问了声:
“赵高就不担心你说服杨端和将其拉入我方帐下?”
沈兵叹了口气,回答:
“正如之前所言,杨端和若是敢反,全家老小难免受诛连。”
“便是杨端和敢反,其部下也会因为担心家人而不反。”
“到时只怕连杨端和都自身难保。”
扶苏不由皱起了眉头:
“此人对大将军极为了解,且拥有大秦的兵力和补给,大将军又打通了中原至西域的通道,再加上西域诸国态度不明,鹿死谁死尚不可知。”
扶苏这一点倒是分析得很对。
往常,无论是月氏还是匈奴,其重要性都在西域之上。
因为西域诸国太弱也太分散了,一个地区就有三十六国。
哪国要是敢反,沈兵随便带上几千上万人就能将其灭国。
但如果这其中再加上一支秦军,一支由杨端和率领的秦军……这问题就大了。
因为西域地形特殊,其极度缺水,于是利守不利攻。
只要西域偏向杨端和向其敞开大门或是为其提供淡水,那沈兵就算比杨端和厉害几倍也是无计可施。
当然,也有西域国会偏向沈兵的。
但这样一来,沈兵在塞外的“稳”就无从谈起。
就在沈兵和扶苏都为此感到头疼时,兹阳公主却说了一句话:
“兹阳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