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一愣。
“怎么她也来说这事?”
见夏云沉默。
杨淑妃俯首,未语泪先凝。
“臣妾深知此举实乃僭越,可先帝临终嘱托,要臣妾做陛下的明镜,如今,臣妾实不能熟视无睹,弃先帝嘱咐于不顾啊!”
杨淑妃面容苍白,我见犹怜。
她与秦妃的雍容华贵,媚态天成不同。
坚毅中透着些许柔弱。
夏云走上前刚想扶起杨淑妃。
但一夜未睡,杨淑妃头脑一昏,竟直接晕了过去。
侍女晴儿发现了自家娘娘的异常,连忙上前扶住,泪水如雨下:
“淑妃娘娘!”
佳人突然倒下,夏云也有些紧张。
连忙命人唤上太医。
“快,叫太医!”
同时将杨淑妃送进她自己的寝宫。
养心殿内。
“林太医,杨淑妃情况如何?”
看着床上躺着的美人,夏云急切。
林太医收回把脉的手,恭声道:
“回陛下,淑妃娘娘并无大碍,只是一夜未睡,过度伤神,待臣回太医馆抓些养身安神的药引冲服即可。”
夏云点点头,让众人退下,只留下她的贴身侍女晴儿照顾。
看着眼前闭着眼睛昏睡的杨淑妃。
夏云心头思虑。
其实不用杨淑妃提醒,他也不打算将兵权交予秦家。
如今秦相国一脉过于强势,如若再得兵权,恐怕夏云真成为一个空架子皇帝,再无翻身可能。
“还好兵权未交,朕还有底气!”
第二日一早。
太极殿外。
文武百官窃窃私语。
“这陛下是怎么了?”
“难不成,是传言的那件事?”
“休要多言,如今凉州匪患严重,陛下一周未曾批复奏折,想必已经有了考量。”
三三两两聚集的官员一边低头议论,一边看向那最前方身着紫色官袍的人——秦相国。
除了夏云这个年轻昏君,他便是当今大夏王朝权势最甚之人。
“陛下到,上朝!”
随着宦官的呼喊,众官员陆续涌入太极殿中。
鎏金制成的龙椅之上,夏云看着匍匐的官员。
心中暗爽。
一种天下我有的豪迈感从心中勃发。
大礼之后,便开始了议事。
众官员中,有人上奏,
“陛下,沧洲一带水灾严重,农田住宅淹毁无数,饥荒疫病层出不穷,百姓民不聊生,还请陛下开启国库用以赈灾!”
官员声泪俱下,似乎异常心痛百姓疾苦。
如此天灾,那还了得?
夏云听完官员哭诉,随即大手一挥道:
“赈灾,此事朕准了!”
听到夏云的准奏,众官员有些懵。
居于官员队伍前列的秦相国更是眼神一凝,有些深意。
陛下以往上朝听奏,都是个甩手掌柜,事事交予他。
而这一次,似乎有些许变化。
一众官员的异常,夏云尽收眼底。
他保持着威严,稳声道:
“此事重大,不容有失,给朕拨款拨粮,驰援沧州,以防沧州大乱!”
然而,掌管财政的户部尚书闻言。
一脸难色。
户部尚书徐渭从秦相国身后出列。
行礼禀告。
“陛下,国库空虚,恐怕拿不出多少银两!赈灾沧州,至少需要五百万两白银啊。”
“然而.”
夏云眉头紧锁,“什么然而?”
“然而国库之中,仅有白银三百万!而这点钱,恐怕不够于赈灾,如若挪动,恐怕朝廷的运转会出现问题!”
户部尚书说到这,就停止,转身回到队伍。
不够钱?
夏云有些难以置信,大夏王朝疆土广袤,物产充足,连年风调雨顺,税收到位。
然而即使这样,国库里面居然还缺钱?
怎么可能!
夏云视线扫过台下众臣。
奶奶的,肯定是这帮家伙吞了!
“怎么回事!徐渭!你今天要给不出解释,你这户部尚书就别做了,回家养老!”夏云有些恼怒。
“陛下,冤枉啊!国库的白银支出笔笔在账,臣无半分隐瞒!”
徐渭扑通一跪,哀声喊着。
虽然嘴上喊着冤枉,但实际上没半点紧张。
徐渭喊人呈上账本,交给夏云。
账本到手,果然,其中的支出明面上看没什么问题。
修建避暑山庄,打猎出游,豪奢享受,笔笔支出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