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记得自己来的时候,挺低调的呀?老爹派来的随身侍卫都安排在书院外面候着,刚刚一直跟在刘琦身后,也就和马叔常多聊了几句,这都能被认出来?
自己虽然曾经带着周不疑,在这里一个时辰不到就通过考核,被黄承彦收为弟子,一时间震惊了不少人,但这事算起来快两年了,加上他因为坚持习武,身材气质都变了很多。
眼前这人,两年来还待在清华书院,还能一眼认出自己,前来请教,应该是个看人有眼力的那种,刘安眉毛一挑,突然有了点兴趣。
“孝起可是要询问你最近研读的那篇文章?”马良他哥倒是说话了。
对于来人能看出他身边少年的真实身份,他一点都不惊讶,毕竟这两年的了解,他知道对方是个朴实正直,但看人眼光一向很准的年轻人。
“正是。”那士子微笑有礼回答了马叔常后,对着刘安恭敬说道,“在下陈震,见过罗侯,进来拜读您的文章有些不解之处,如今有幸一见,不知可否请教罗侯,帮忙解惑?”
陈震陈孝起?刘安一愣,这位可是日后武侯祠文臣廊里供着的大佬,巧了,竟然让自己在这里遇见了?
当初因为初临汉末时并不熟悉历史,刘安可是连宜城亭侯是谁都没想起来,这才被老爹用假身份忽悠了好久,还当着刘备本人的面,吐槽嫌弃大耳贼挖了自己的墙角。
好在老爹是个心大的,没兴趣追究自己当初的无礼。在师姐那里搞来点资料后,立刻猛补历史课的少年人,如今自然不会不知道这个陈震。
历史上,诸葛亮对这人的评价还不错,感觉应该是个做事靠谱的。而且这陈震还顺利地完成了出使东吴恭贺孙权称帝、谈判交割名义上的天下归属,这种非常规的外交任务,回来被封了城阳亭侯。
虽然听起来有点像割地赔款之类的丢人工作,但考虑到历史上那个“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的状况,能够不辱使命地用名义上的归属权,换来东吴的联盟北伐的承诺和帮助,这人应该也是有能力的。
不过他记得这陈震是南阳的,怎么跑荆州来了?师姐还真是有能耐,在南阳不仅挖了个诸葛亮过来,其他能遇到的,也没落下,直接让人家在她开的清华书院读书来了。
至于自己被人出来,倒也是,历史记载陈震曾说李严腹有鳞甲,警告诸葛亮小心对方包藏祸心,果真没多久李严就出事了,诸葛亮还因此和人感叹过这事,可见他是个看人很准的。
现在人家手里拿着研读请教的,也是自己当初留下的那篇《阿房宫赋》,想来是个对自己很有兴趣的粉丝。自己刚刚虽然因为懒得应酬行事低调,但也没刻意藏着掖着,能被陈震认出来不奇怪。
“孝起但说无妨,以文会友,何谈请教。”刘安回礼,学术上的问题,应该不难,自己高中的时候关于这篇文章分析学习得也算透彻,随你问,编瞎话忽悠古代人这种事,可是小爷拿手的功夫。如果能把这陈震忽悠得和蒋琬一样提前出仕,那可是再好不过了。
两人聊的尽兴,陈震这人又本来就是抱着结交麒麟才子的心态过来的,故而在刘安颇为诚恳地询问他,有没有兴趣来樊城的时候,欣然接受了邀请,表示过几日就起身前往樊城投奔左将军。
哦,合着你不是投奔本公子?刘安有点无语,算了,左将军就左将军,反正左将军也是小爷的人,再说你小子既然是被小爷拐来的,早晚是我麾下的人,跑不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uquge.com。书趣阁_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shuq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