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唯一,范德华,夏澜,以及剧组部分员工去了菲律宾。
签证事宜早在电影开拍时就已经在准备,
所以G市工作完成后,众人直接飞往了菲律宾。
十五天的奔波取景和拍摄后,
阿飞寻母以及与阿超(范德华饰)邂逅的情节全部拍完。
破旧的老式绿皮火车上,
濒临死亡的旭仔说出了影片最经典的那句话:
(旭仔去菲律宾寻找生母,母亲不肯见他,旭仔愤愤离去,之后得罪了当地帮派,被枪击在火车上,濒临死时说了这段话。)
“以前以为有一种鸟,一开始飞,一直飞到死的时候才落地,其实它哪都没去过,那鸟一开始就已经死了,我曾经说过,不到最后一刻,我都不知道我喜欢的女人是哪一个,不知道她在干什么,天就要亮了,现在天看起来很好,不知道日落是什么样。”
至此,《阿飞正传》的镜头全部拍摄完毕。
返回魔都,简单的杀青宴后,
众人便开始进入接下来更为忙碌的影片剪辑工作中。
电影制作后期的主要流程,无外乎:粗剪,复剪,调色,配音,配乐以及加字幕。
其中最让李唯一着重关注的是调色和配乐这两步。
让李唯一比较欣慰的,贺三金这个市井大神再次展现出了他非凡的调色能力。
他按照李唯一心中所想,顺利的将整部影片的色调定为了靛青色的港澳风。
这里所说的靛青色,不可以粗暴的理解为把原片套上蓝色的遮罩。
而是通过对影片每一个镜头,
某一种与靛青色相似的相近色(例如:天空)小幅度的变更颜色,
来达到影片制作者所需要的效果。
电影的画面,很多时候甚至需要一帧一帧的去把控每一个画面的颜色。
一个普通的看起来流畅的视频,一秒至少有十六帧。
一个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大概有90x60x16=86400帧。
可以粗暴的理解为,一帧相当于一个画面,86400帧相当于86300张画面。
帧数越高的视频,流畅度越高。
这种偏复古型的靛青配色非常符合影片的故事背景,
有一种忧郁,丧丧的,独属于七八十年代的港风风格。
不过剧组的人在看到这种偏暗的配色后,
都纷纷表示不能接受。
理由是画面太暗,不好看。
李唯一懒得跟他们解释:觉得太暗是他们看日系小清新风格的电影看太多了,
高饱和度高曝光度的影片看多了,稍微暗一点的他们就接受不了了。
要知道电影院的放映可都是在黑暗环境下进行的,
像《阿飞正传》这样的画面,即使稍微有些暗,在电影院里也绝对清晰。
而且影片整体会稍微下一点饱和度,
下调饱和度有什么作用?
作用就像是炒菜放鸡精,提鲜用的。
但切记不能调太多,多了就成黑白片了。
调色交给贺三金,李唯一只需要后面把把关就行。
剩下的问题就是配乐了。
《阿飞正传》的配乐,主要以一支名为XaviertCugat的拉丁乐队为主。
其配乐富有极强的热带雨林风格。
李唯一选择保留这些曲子,购买版权,然后将曲子融入这部电影中。
至此,电影后期部分的工作就差不多能交给剧组人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