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张良军就被厂子里的那些工人们给饶进去了,本来改革不是容易的事儿,方向决策弄错了,闹事儿的自然是一大堆。
如果非得钻进去想工人们罢工的事儿,怕是两边的事都不好解决。
张良军听来之后,陡然觉得说的有道理,当务之急,他得把承包者的事儿落定,这事儿落实后,制定一个打动人心的福利才是关键。
“池小董就是池小董,难怪年纪轻轻就能开创那么一个大公司,这些话说的,确实能醍醐灌顶,我这个大叔都有点自愧不如了。”
素华笑了笑,“张厂长您客气了,我也是想为我们的承包项目铺个好路,电视机的发展是不容小觑额的,能抓住一个机会,就抓一个机会。”
张良军眉眼跟着开了颜,点了头,一番欣赏钦佩。也难怪吕洪明之前要偷偷和“浩华”合作,这个女老板的眼光着实很长远。
“好,既然池董愿意加入我们,那这是我们电视机厂的荣幸,我代表我们电视机厂提前欢迎池董。”张良军实在人不绕虚的,起身就伸了合作的手。
他们现在也正是需要外界助力的时候,“浩华”的名头又是响当当的,他也是巴不得有这样的强者加入。
素华跟着迎手握合,“多谢张厂长。”
张良军干事也果断雷厉,和素华聊过之后,转头就召集了厂里有意向承包的同志,开了会,把合同签下再说。
有意向的人算上素华这个外来的,一共二十七人,最终签下承包合同的只有十五人。
素华不想占比太多,只出了五万,不料,算是一个高数额了,连张良军都只拿了四万出来,剩下的多是两万三万的。
不过后头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儿,直接拿了十万出来,一下子成了当中最大的股东。
完全出乎意料。
这人是电视机厂技术部的一个员工,叫李健春,黝黑的一个人,但长的挺精神的。
张良军也是没想到,一向闷着不出声的一个干技术的人,居然一下子拿了这么多出来。
“建春,你这你小子,真是闷着不出声啊!没想到你手头上能拿出这么多。”
李健春有些腼腆,“我以为厂长你们都是这么多,所以我就去银行贷了款。”
这话要张良军怎么接?骂他傻也不是,说他有野心也不行。
素华也不知道怎接,这是盲投啊?这要是亏了呢?
不过素华也是白担心了,这李健春也不是盲投,他也是了解过这个电视机的市场,所以才敢下手了。
而且敢这么做,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素华。
素华是后来才知道的,李健春之所以敢贷这么高的款,是因为了解了“浩华”的一个开创史,也了解了素华的胆子。
话说当时为了贷款,填补公司被人卷走的款项,能把银行行长给弄进去的,只有浩华的老板了,李健春知道那个事儿后,那可是打心底里佩服的。
现在厂里股份制承包,他其实不知道有“浩华”加入,自己贷这么多,就是想冒险,学“浩华”的老板,干点事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