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武侯祠紧邻昭烈庙,乃是成都府内赫赫有名之地。
当初刘备听取诸葛亮之言,取荆益二州,夺汉中之地,三足之势鼎成。
刘备为报兄弟之仇,倾国之力,举兵伐吴,不敌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托孤白帝城。
诸葛亮受命于危难之际,殚精竭虑,夙夜星寐,辅佐少主刘禅,稳固蜀国基业。
之后,诸葛孔明六出祁山,九伐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奈均以失败告终。
诗圣杜甫评价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扶不起的阿斗也为相父封侯立祠,感念他的忠义恩德。
历经七百年余年,武侯祠的香火依旧兴旺,可见人们对诸葛孔明的崇敬之意。
谁能想到这神圣之地,竟被战乱年代之人选做丢弃子女的地方!
祠堂之内,绿植茵茵,郁郁葱葱。
青烟袅袅,香气缭绕,迷迷蒙蒙。
一对夫妻正在堂前磕头,那女子磕得尤为真诚,仿佛压在心头之事比天还大,比海还深!
身旁的男子动作快些,率先完成了叩拜,侧过身开始规劝妇人。
“娘子,已经快十七个年了,每年你都来这儿叩拜,可是那次不都是一样的结果?
忘了她吧!就当是我们从来都没有过她!”
女子挥袖擦泪,哭哭啼啼,泣不成声,想来心中定是极为悲痛。
“可怜的孩子,也不知道她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我亏欠她太多了,呜呜呜~
我当是时是昏了头,失了心,怎么能抛弃自己的骨肉啊!
老天爷您发发慈悲,让我的女儿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
我愿意折寿来弥补我的过错,有什么惩罚冲着我一个人就好了!”
女子一边抽泣一边扑入男子怀中哭得更加厉害。
“娘子,你莫要过度伤心,老天爷会倾听们我的祈求的!若不是被逼无奈,我们~唉~只能盼望女儿过得好些,这样我们的良心也会好过一些!”
男子不停地劝慰着妇人,随后搀扶起她,一同离开了武侯祠。
妇人在迈出祠门的那一刻,由于伤心不已,只得再次低头拂袖擦泪。
清月与无俦急匆匆冲入祠内,刚好与这对夫妇擦肩而过。
待二人走入内堂后,无俦开始在祠内来回转悠,希望能够找到清月亲生父母留下的蛛丝马迹。
“无俦,你说它们会不会是随口一说,心里早就把我忘了~”
清月道出这句话的时候脸色十分难看。
那是一种极度自卑,又十分渴望获得别人关心的表现。
清月的眼神中划过一道凉意,虽然称不上是绝望,但是也能看得出几分无奈、落寞与惆怅。
无俦最懂清月,这个独特的姑娘一向对自己信心满满,唯独在这件事上出现了多次的不确定性。
清月经历的这十六年零五个月,自从她拥有朦胧的意识开始,就感受到了甘泉道人带给她的慈祥仁厚的爱,师兄师姐们带给她的呵护备至的爱。
但是,她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感受过亲生父母带给她的那种爱。
一种有生无养的‘爱’在清月柔软的内心里显得无比冷漠,无比疏远。
她一直在独处的深夜里拷问自己的灵魂:它们真的在乎我吗?
他们真的爱我吗?
假如是,为何当初狠狠地抛弃我,十几年来都杳无音讯?
无俦放下角落的帷幕,转身走到清月身旁,晃了晃她的肩膀,温馨地笑道:“又开始胡思乱想了吗?我可以确定地告诉你,天下父母没有不爱自己的子女的。
尤其是当母亲的,孩子是她的心头肉,她只会日日夜夜地想念你!”
“那为什么~哎呀~我就说不来,你非要来。到底还是什么都没见到~”
清月侧身咬唇,心中无限烦恼。
无俦抚腮皱眉,向着武侯祠环视一番,忽地灵光一现,想出了一个好点子!
他转到清月身前,乐呵呵道:“我倒是有个主意,或许能够帮到你!”
清月一听此话,登时燃气心中的那团火焰。
光芒虽弱,却是如此顽强,任由风吹雨打,却永不熄灭!
“你快说,我听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