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俦与清月沿古道西行,因身上所带的铜钱不充裕,行进的速度也就快了些。
二人行至渭南县斩罗寨时,天色渐晚,却没有见到村落,只得继续赶路。
它们遥望前方,发现一支商队,大概二十余人,迎面而来。
十八辆牛车驮着丰厚的物资缓缓前行,商人们不远千里从汉中将集合的蜀地特产运往洛阳,包括蜀锦、蜀绣、漆器、蜀酒、麝香等。
乱世纷争,物运受阻,这一批货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商队必能赚得盆满钵满。
可惜秦岭一带山贼众多,商队几番打点,才到达了渭南县。
谁知渭南知县狮子大开口,非要商队交出五百贯钱,商队的头不肯交钱,渭南知县则对其不予保护。
渭南县南依秦岭,经常有罪犯逃避惩处,上山落草为寇。
斩罗寨的山贼头目外号‘三头鸟’,历来以凶狠狡诈著称,山头聚集百余人,长年屹立不倒。
‘三只鸟’之所以屹立不倒,原因有四:
其一,每年都会给渭南知县上供,具体给了多少谁也不知。
其二,只要官兵保护的商队历来不劫,从不与官府作对。
其三,无论渭南县的城头换了谁的大旗,都不抵触,一律支持。
其四,消息极为灵通,只要是没有官府、绿林、军队等豪强势力庇护的商队,一律截杀。
因此,渭南县的知县换走了不少,却始终没有上山剿贼一说。
‘三头鸟’狡猾地盘旋于各方势力间,如鱼得水。
这个欺软怕硬的势利之徒,对待财运亨通的商人则如同丧门神一般。
别的山贼大多雁过拔毛,只有遇到激烈反抗时才会杀人。
他却大大不同,只要打劫,遇财便夺,遇男便杀,遇女便掳,带不走的便砸碎,得不到的便焚烧,简直毫无人性。
今天路过的商队有两批,前一批早已向官府打点过,他们得到了消息自然是不敢动。
而后一批的商队由于没有向知县打点,知县气不打一处来,早早便知会了‘三头鸟’。
‘三头鸟’当然极力配合,埋伏众喽啰于山坡之上,待商队靠近之时,就一窝蜂地冲下来,劫个痛快!
无俦与清月不知其中的勾当,恰巧撞到了这一幕。
按照‘三头鸟’的脾气,来者不拒!
杀无俦,掳清月,按照老规矩来。
商队与无俦二人即将相遇之刻,却听漫山遍野的山贼喽啰,一众齐声呼杀。
商队之人登时大惊,纷纷掏出兵器抵御。
与其说是兵器,倒不如说是临时凑集的棍棒。
在过关之时,他们由于携带的兵刃过多,竟被官兵尽数扣留。
现在看来,官府反倒助纣为虐,成为了山贼们的帮手。
无俦见情势不妙,率先拔出双刀。
她知道清月没有兵器,于是挡在她身前,直面奔下的喽啰。
斩罗寨的喽啰们疯狂地扑向商队与无俦二人。
商队的头儿骑在马上,惊慌失措。货物这么弃了还怎么回汉中呀!
若是不弃,看这架势非得搭上自己的性命不可。
正在他犹豫之际,近百人包围上来,已然扼杀了他逃命的苗头。
这些人不由分说,上来就杀。
商队的这些人哪里是他们的对手,在一阵阵悲鸣中沦为了刀下鬼。
有几个不长眼的想要杀死无俦,抢夺清月,结果被无俦一人一刀,送了阎王。
其他的喽啰们见状,惊惧不已,提刀护在胸前,不敢在上,只得围着无俦打转。
无俦看着心烦,冲上前又是一顿劈砍,继而五六个喽啰倒地身亡。
其他的喽啰那还敢在无俦面前造次,纷纷退出三丈外。
他们惹不起无俦,只得大声呼唤首领‘三头鸟’。
‘三头鸟’骑着一匹玉顶银狮子,闻声而至。
他见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十余个弟兄,有的刀被劈断,有的人被破肚,想来眼前此人必是武林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