霎时,冯翊鹏怒叱一声,似虎啸雷鸣,吓得张元徽坐下良驹蹬踢嘶鸣,连窜带跳。
张元徽稳坐不得,‘噗嗤’一声,惨然坠落。
冯翊鹏眼疾手快,一跃而起,金光一闪,血溅四方。
偌大的霸王鎏金锤重重地擂在张元徽的天灵盖上。张元徽还未反应过来,就命赴黄泉了。
冯翊鹏见他气断身亡,畅快地吼叫:“打死啦!打死啦!汉军主帅被我打死啦!”
近处的汉军兵士见到元帅身亡,吓得丢了魂一般,噤若寒蝉,颤颤巍巍。
片刻之后,他们转身纷纷溃逃,嘴里惊慌地呼喊着:“元帅死了!元帅死了!”
呼喊声一浪高过一浪,恐惧的气氛像瘟疫一般迅速地扩散开来。
“快跑啊,我们败啦,跑晚了就没命了!”谣言骤起,原本英勇奋战的将士也开始变得犹豫不决,不知所措。还有一些倒霉的将士由于分了神儿,竟被周军趁势夺了性命。
汉军军心出现了严重的动摇,士气骤降,越来越多的士兵开始加入逃窜的队列,战局形势急转直下!
周军同仇敌忾,势如破竹,转守为攻,追杀汉军。
汉军溃败之势,犹如泄洪之猛水,愈演愈烈,难以遏制。
刘崇不甘失败,拔剑威胁着身旁溃逃的将士道:“停止后退,违命者立斩!”他一边说着一边杀死身边逃跑的士卒。
可悲的是军心实已乱,兵败如山倒,连他统帅的步兵也不顾其威胁,陆续向北奔逃。
虽然他拼命指挥,但是兵士根本不予理会,只顾着争先恐后地撤离战场。
诚然,汉军败势已定,不是他一人便可扭转的。
溃逃的士卒只顾着奔逃,丝毫不做抵抗,从而助长了周军的威势。周军越战越勇,直到最后,整个战争已经演变成周军对汉军的屠宰。
可悲可叹的是,由于人数太多,先溃逃的士兵挡住了后面士兵的道路,竟然间接地帮助了周军,使得周军更加顺利地展开杀戮。
远处眺望的杨衮,捶胸顿足,愤恨不已:“哎,愚蠢的刘崇,不听我言,今日苦果,你自己享用吧!”
于是,传命辽军各部,速速撤离,没有救援汉军。
不一会儿,刘词的主力部队陆续赶到。
胜利的天平乍然倾倒,这场‘屠猪宰羊’的游戏终于成为了刘崇挥之不去的噩梦。
柴荣领军一直追杀汉军至高平城,汉军尸横遍野,堆积如山,军械物资损失无数。刘崇气得跌下马来,手中的宝剑沾满了溃逃士兵的鲜血。
周军穷追猛打,见到刘崇身披华甲,料想其必是高官,竞相着欲取其命。
刘崇挥舞几下长刀,砍杀了三四个周军士兵,却被一位周将一枪挑翻在地。
多亏他身披宝甲,加之几个忠心的部将舍命断后,扶其上马,才逃得一劫。
最后,被逼无奈的他只得率领几十骑仓皇逃走,狼狈至极。
鲁狄与董彰二将听到张元徽的死讯后,知道情况不妙。
他二人停止与无俦缠抖,转而直奔汉军后方,准备向刘崇报告前线的情况,因此才逃过一劫。
鲁狄与董彰率领几十残骑护送刘崇逃回晋阳。董彰与鲁狄不同,他不光勇猛,而且心思细腻。
归途中,刘崇对柴荣恨之入骨,几次气得直吐鲜血。
董彰知道此时的汉军已经完全没有了与周军争锋的实力,因此想要报仇,只有两个办法:
其一,请求辽军援助。但是辽军若真得想要援助,也不会在巴公庄作壁上观,见死不救了。
其二,派遣高手刺杀柴荣。较之前策,第二个办法显然代价更低,效果更为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