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进来县学的仆役,把所有学生的卷子收上来,交给汪夫子。
汪夫子直接一一展开查看,拿起一张新纸,就开始写什么。
好家伙,也不搞糊名,抄录这一套,还是当场判卷出名次,属实让崔峪开了眼。
记好学生的名次和优缺点,汪夫子停笔说道:“再准备一张卷子,这次考墨义。”
“第一题: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人没有恒心不能当医生?
确实医学生这五年学习,三年规培确实得有恒心。
好吧,这是崔峪心中扯淡,他赶紧写上正确的解释。
好在墨义只有三道题,一会就结束了。
就这已经写的崔峪手腕生疼,他揉揉手腕,心中苦笑,属实没想到这还是一个体力活。
而且看汪夫子的样子,明显没有的意思,不由哀叹,学生好苦啊!
“现在做时策,没有任何要求,你们自行确定题目,畅所欲言即可。”汪夫子就像一个无情的考试机器一样。
出完题,马上开始看刚收上来的墨义卷子。
底下学生们却一点也不为自由发挥感到高兴。
众所周知,题目难没有问题,问题是没有题目。
没有题目,我怎么投其所好,切中考官的关注点,说出一拍即合的话?
明明考官喜欢人妻,你非得说人妻对身体要求太高,最好找个少女,显得自己猛一点。
这不妥妥的找死吗!
崔峪就不一样了,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时策,听起来大概是高中政治考试中的作文题。
这个是崔峪的强项,他很喜欢政治课,虽然不懂政治,但是会做题,因为只要抓住重点……就是好,就是棒,一通鼓吹,大概就能吃分了。
引申到这里,就是虽然我什么都不懂。但是,我可以说一点有共性的问题,简单来说,他想写写关于昨天踏青时候遭遇的那点事。
崔峪回想一下昨天的事情,琢磨一下开始写道:我曾经听人说,老百姓是基石中的基石,只有老百姓能安居乐业,吃饱穿暖,才能企图更大的事业。
老百姓怎么才能安居乐业?要老有所养,少有所依,还要耕者有其田,勤者有其业。
这一切靠老百姓自觉可以做到吗?可能不可以,所以需要有人领导,而老百姓这么多,领导也相应增多。
老百姓有好有坏,问题还不大,若是基层领导有了害群之马,危害却绝不是止于一地,必然流毒无穷。
所以对基层的监管必须从严从重,要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安全,安心,放心,能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生活上,而不是担惊受怕上……
崔峪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写到位没有,反正就顺着自己的心思去写,已经保送了都,好坏也不是那么重要,只要自己觉得舒心就好。
等他写完才发现,时间已经过去挺久了,不过他还是第一个写完的。
因为人家都是写在稿纸上,修改补缺之后誊抄在另一张上,就他傻了吧唧直接写,连打草稿都想不到。
别人都在奋笔疾书,崔峪就显得百无聊赖,别人没写完,他也不能走,只好左顾右盼,把屁股下的板凳扭的一直响。
汪夫子听见动静,看见是崔峪就说道:“你要是写完了就交上来,不要打扰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