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对朝堂上的局势怎么看?”
尹穑突然问道。
“什么局势?”
张孝祥不解。
“自然是战与和之争!这几日朝堂上下,可谓是争论的一塌糊涂!”
张孝祥闻言,苦笑一声,“按照官家的秉性以及朝堂诸公所求,恐怕这一战是在所难免!只可惜……”
说到这里,他的话却是戛然止住!
“你张安国何时说话也这般不爽利了?”
尹穑皱眉问道。
张孝祥放下茶碗叹声说道,“去岁一番大战,我大宋虽未败,可是兵将也折损众多,直到如今,襄阳一带诸多兵卒刚刚招纳完毕,利州不仅唐卿战死,兵马也折损近半!如果仅仅水如此,也未必不可谋划。
但是,各州府百姓苦啊!”
“良乾当知道,这几年时间,我大宋若非大灾便是大战,国库空虚、百姓疾苦!若这个时候再度开战,其胜负且不说,难道要再度苛责百姓么?
若是能够一战而胜,自然是好事,能够收复故土,哪怕百姓困苦一些,接下来好好修养便是!”
“可是,一旦战败呢?
我大宋已经退居江南,难道还有再退一次的机会?
如今陛下春秋鼎盛,我大宋国力也在不断提升,只要稳定下去,将来自然有北上之时。
可若是现在去赌,赌上的却是国运以及亿万百姓!”
“当年北伐,陛下汇天下兵马数十万之众,而后荆湖水害,波及三路之地。
吐蕃侵伐、西北五路大灾、湘南民变、白莲肆虐!朝堂诸公只看到了对方之弱,却未曾看到我大宋同样千疮百孔。”
“此战、何益?”
“除此外,去岁大战结束,我大宋与金国签订和议,这还不足一年时间,难道要撕毁?
若如此反复,我大宋与那些出尔反尔的蛮族有何异?”
说完之后,张孝祥平静片刻,而后正色说道,“我已经决定,上书陛下,反对与金国开战!”
“任凭他人如何诉说,任凭再被贬黜,我张孝祥只求无愧于心,只求无愧于百姓!”
张孝祥的一番话让尹穑双目圆睁,“啪!”
他猛地一拍石桌,“好,你张孝祥就凭此言,当留名千古!”
“不过,你也无须担心,如你这般之人,也并非你一人!待到两日后朝会,我定会直言敢谏!为我大宋百姓,为江山社稷,如何敢落后与人!”
张孝祥看着激动的尹穑,也不由得出言赞叹,“良乾,你当为在世之魏玄成也!”
“哈哈哈……”尹穑朗声大笑,他已经沉寂的太久了,谏院也沉寂的太久了!平日间,也不过是参奏一些小事而已,可现在事关国本,不正是他们这些人的机会吗?
待到朝会,那些宰执若是识趣也就罢了,若是不识趣,说不得本官也要拿下几个,以正台谏之威风!当然,最好是官家也下场,如此方能让我尹穑名扬!届时,进殿之后,先找一个距离最近的柱子准备好!
那青史的一页,我尹穑占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