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打算的是趁着清山的时间先去县城把包子铺开起来,生意肯定会比在镇上好,到时候靠着卖菌子卖包子的钱攒上半个月一个月,山也清出来了,正好买铁皮建房子。
建房子也有谢锦朝的一份嘛,所以花他点钱也貌似没什么的。
“小叔,你这意思是钱给我随便花了?”
“嗯。”谢锦朝应了一声。
“谢谢小叔!你真好!”薛蕙兴奋地跳起来,就差在院子里转圈圈了。
谢锦朝看着她笑容满面的样子,微微弯了弯嘴角。
“谢二嫂子在家不?”大门口传来一道女声。
“谁啊?”吴氏拍拍手上的面,去开门,“桂花妹子,你咋来了?”
“我来给你们送钱,你们这墙是新砌的吧?我差点找错门了!”桂花婶子说着,把手里的荷包塞给吴氏。
吴氏一头雾水,“这是?你来给我们送钱?”
桂花婶子见吴氏不知,想着是薛蕙个人举动,非常地感动,便把昨天的事给吴氏说了一遍,“二嫂子,你真是娶了个好儿媳,我知道蕙娘是好意,你们找我帮忙已经是对我莫大的帮助了,这钱我真不能要。”
吴氏知晓薛蕙做的事,又把钱塞回去,说道,“不瞒妹子说,我呀,也是庆幸把蕙娘娶回家,不过这钱既然是她给你的,你就好好拿着吧。”
两人推拒一番,最后桂花婶子没拗过吴氏,含泪把钱收下,“嫂子,你们一家都是大好人,以后有用得着的地方,跟我说一声,我一定倾尽全力。”
……
镇中酒楼的伙计来收菌子,吴氏跟杨寡妇把准备好的材料搬上马车。
薛蕙说,“娘,今儿我就不去了,你跟杨婶儿去,我等会儿去山上看看,再去县里找一找门面。”
吴氏应着。
谢锦婷一听薛蕙要去县里,忙不迭从马车上跳下来,“我也不去了,我要跟大嫂一起。”
卖包子要赶早,她们以前卖包子不在家里吃早饭,而是卖包子的时候拿两个包子对付一下。
现在,薛蕙跟谢锦婷倒是难得吃了回家里的早饭。
现在谢家二房的吃喝上已经不愁,早饭是米粥配蒜拌鸡蛋。
吃过早饭,薛蕙跟谢秉恩到山上转了一圈,大致做一下规划,要把山上很多灌木荆棘等东西清了。
山头大约百亩左右,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这些东西一时半会儿肯定清不出来,谢秉恩一个人也干不了,就去找村里一行伙一起干,给他们工钱。
薛蕙从山上回来,谢锦婷迫不及待地迎上来,“大嫂,是不是要去县里了?”
“是。”薛蕙笑着点点她的额头,“瞧你急的。”
谢锦婷嘻嘻一笑,挽着薛蕙的胳膊,“大嫂,二哥跟我们一起去县里。”
方才,二哥教她认字的时候提的,说她和大嫂两个人去县里太危险。
谢秉恩听到了,也说,“那就让二郎跟你们一起去吧,他懂得多,再者你们两个姑娘家的,别再遇上麻烦,有个男人跟着也安全点。”
薛蕙倒是不怕,她手里有电击器呢。
不过没办法充电,她还是省着点用。
谢锦朝跟着便跟着吧。
三人到了县里,跟摊贩打听了一下,去了官营的牙行。
牙行最初的涌现就是为了在市场上介绍交易抽取佣金的商行,随着发展,牙行的职能也越来越多,买买奴仆,田地,房屋,租门面等,不在话下。
接待薛蕙的是位上了年纪的老头,听说薛蕙要租带小院的门面,翻看了登记的册子,提供了三个选择。
两个城南,一个城东,城东的那个,直接被薛蕙否决。
经上次来县城之后,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城东那边太乱。
吴氏和谢秉恩都是老老实实做生意的,不适合在那边,哪怕有吴铁成护着。
且他们是卖包子的,经营对象主要还是平民百姓。
城南的两个,牙侩带着薛蕙三人去看了一遍。
两个位置都不错,一个是一栋临街小楼带院子,一个是四合小院带门面,院子里还有一口水井。
薛蕙选择了后一个,周边就是居民里坊交接的大街。
后一个也是最贵的,每月租金要四两银子。
签了字据之后,薛蕙拿到了钥匙。
她在门面里转了一圈,心里对大致地规划有了普,打算明儿就叫谢秉恩来给简单规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