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公颠了颠手中的钱袋,心中暗暗吃惊,没想到一个乡下来的土包子,出手竟然这般大方,当下态度也好了许多,只是说话仍旧滴水不漏。
“圣上的事儿,我这个做奴才的,自然是不敢打听的,不过,大人尽管放心,有浩王爷在,想必圣上也不会太过为难你们。”
李公公心中也明白,即使李家父女的身份再上不得台面,可以浩王爷在圣上心中的地位,圣上也绝对会给李家几份薄面,更何况,这李家父女在之前的灾情中,立下过大功,圣上此次定是要当面褒奖的。
李大发闻言忙连连道谢,心中却并未因此松口气,反而更为担心的看了身后不紧不慢跟着的闺女一眼,圣上越是看重沈长浩,那么闺女和沈长浩的婚事只怕更加难办。
不得不说,皇宫真的很大,入眼处皆是雄伟壮丽的宫殿,气势巍峨的高高院墙,金甲肃穆的皇家护卫,行色匆匆却尽然有序的宫娥太监,置身其中,让人也不自觉放轻了脚步,人也跟着紧张了起来。
走了大概有小半个时辰,才到了御书房外,李公公小跑着走到门口一名年纪稍长的内侍跟前,低声的交谈了两句,那内侍微不可查的点点头,便进去通禀了。
很快,那内侍便走了出来,带着李大发和李欣一前一后的进了御书房。
一进门,李欣便直接放开了神识,将整个御书房内的情景一览无遗,书桌后面,是身着龙袍的威严男子,约莫三十几岁,长相与沈长浩有着五分相似,若非那一身龙袍,倒是更像一名儒雅美男。
可当李欣的神识落在一门之隔的沈长浩和时墨轩身上时,不由一阵无语。
此时长得一模一样的两个人,其中一头白发的沈长浩正一派闲适,吊儿郎当的翘着二郎腿坐在太师椅上,把玩着自己的手指,准确的说,是把玩着食指上一枚朴实无华的戒指。
而案几的另一边,一脸严肃的时墨轩正盯着沈长浩,眼中满是无奈。
李欣差点被自己神识看到的这一幕给逗笑了,好在她也知道自己此刻在干什么,并没有笑出声来,反倒是紧跟在父亲身后,恭敬地像书桌后面的人行礼。
那内侍此刻早已退到了一旁,只留李家父女低着头安静的跪在地上。
此刻李欣的内心却很是不平静,这种动不动就下跪的尊卑礼节,也着实让人不喜,可对面毕竟是号称九五之尊的帝王,比起畏惧来,李欣心中更多的是好奇。
都说皇帝的后宫,有着佳丽三千,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李欣正神游间,就听那人开口道,“抬起头来,让朕瞧瞧。”
李大发父女依言抬起头来,不卑不亢地任由坐上的人打量。
良久之后,皇帝开口说了一句,“看样貌倒的确是齐家人。”
皇帝的语气里带着淡淡的冷肃,谁也不知道他这话到底包含着什么意思,是高兴他长得像齐家人,还是不高兴呢?
所以李大发只是一动不动低头垂眸听着,对此并没有说什么。
良久之后,倒是皇帝先开了口,“你堂弟一家如今可都安好?”
李大发再次以头抢地,回答道,“承蒙圣上惦记,堂弟如今一切安好。”
“这就好。”皇帝点点头,“爱卿起来说话吧。”
“谢万岁!”李大发闻言恭敬起身,李欣也就跟着起来了。
接下来,皇帝便开口问了一些关于农事上的事情,李大发都按照之前就跟李欣说好的说辞,一一作答。
“听说,你曾遇到了一位海外高人,你的司农技术,便是得这位高人所授?”
皇上静静的打量着眼前,显得过于宠辱不惊的父女俩,一点都没有从山村出来的小家子气,不由得暗暗点头,不愧是齐大学士府的后裔,倒是有几分齐大学士的风采。
对于李家人的底细,其实皇上早就派人暗中查探果,但是对于李欣所遇的那位海外高人的消息,却是从未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