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知县听到公孙策所言,连忙道
“包大人,这些都是小事,何必因此恶了曹伯爷?”
“听说忠靖伯与杨家关系不错,那杨家八姐也未曾成婚。”
“这岂不是天作之合?包大人正可趁此良机说合一二!”
公孙闻言,也对包拯点了点头道“大人,或许可以试一试。”
包拯皱眉看着二人道“背后算计他人婚姻,本府岂会行此小人作为?”
展昭也被这两人的话说得一愣。
不过他也觉得,以曹斌对包拯的态度来说,就算不会听从他的建议,也会考虑一二。
听到包拯拒绝,公孙策已经不再多说,宜城县令却不甘心放弃。
毕竟朝堂上大体分为三系,蔡太傅、庞太师和寇丞相。
把曹斌拉过来,就相当于削弱了庞太师,增强了恩师寇准。
于是连忙劝道
“包大人,下官这也是为了朝廷考虑啊。”
“而且那杨家八娘子青春貌美,武艺绝伦,岂不更适合忠靖伯这种青年才俊?”
“相比之下,庞家小娘子不过寻常闺阁,只是占了自幼订婚的便宜。”
“就算忠靖伯不会答应,也不会对包大人怀怨,包大人何妨一试?”
包拯紧皱着眉头看着他,呵斥道
“休要多言!且不说曹斌会不会怀怨,你可曾问过杨家?”
“如此自作主张,是谁给你的权利?寇相吗?”
见包拯已经露出怒色,宜城县令只得闭口不言,只是为失去这个机会摇头叹息。
这时,他们见所有营地的大门全部打开,将先头那员大将迎了进去。
接着,无数士卒鱼贯而出,排着大体整齐的队伍向城墙齐步而来。
曹斌虽然没有过多地参合军政,但后世一些简单有用的东西,他想起来就会吩咐下去。
如今看来,效果还算不错,就像衙役脖子上的铁哨子,还有眼前这种军姿阵列。
这时,曹斌已经带着襄阳兵马赶到,就骑马停驻在城墙底下。
与此同时,队列已经走到曹斌面前不远,列阵而过,齐齐呼喊道
“吾军威武!大宋万胜”
听到此起彼伏的喊喝声,城楼上的几人顿时心潮滂湃,一股热血不由自主地在胸膛之中升腾起来。
宜城县令忍不住惊叹道
“好雄壮的士卒,如此整齐划一的军容,忠靖伯是如何练出来的?”
“这这也太让人难以相信了?”
展昭也由衷的佩服道
“曹伯爷的确才能非凡,以前认为,将门子弟不过是多读了几本兵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