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开始进行相关的安排吧,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他这样说着,看着大量集结在公路周边的部队,便再一次下达了继续行进的命令。
日军的士兵们虽然非常的疲惫,却还是开始行动起来。
逃生的欲望,让他们拥有了比之前更加强韧的意志力。
乘坐卡车还有马车的日军部队,在前面逃逸的速度倒是非常快。
而他们的步兵部队,却是被当成了可以被牺牲的棋子,直接组成了阻击的部队。
说是两个旅团,其实真正被留下的日军部队,并不只是两个旅团,足足有一个整编师团的兵力。
这个整编师团的卡车,还有马车等等,也都被其他的军队抽调走。
给他们的命令是抵抗敌军追击部队二十四个小时的时间。
可是日军的指挥官心中却非常的清楚,等到抵挡了二十四个小时之后,他们还有从这里逃出去的能力吗?
主力部队在正面,很有可能已经陷入了溃败之中。
敌人追击的大规模部队,很快就会抵达这里,对他们进行猛烈攻击。
可是日军的这些士兵们,已经接到了这样的命令,不得不在这里坚守到二十四个小时之后。
至于其他的日军部队,则是利用征调过来的大量卡车,马车等等,运送士兵去往松原城。
在这支日军部队的北部,何长兴的主力部队,也在南下进攻的过程之中。
他们的行动,在之前便已经展开了。
日军在沿途的阻击作战,虽然对他们的进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可是提前行动的他们,还是有两个摩步团,提前抵达了日军的必经之路上,打算在这里阻击向南撤退的日军部队。
这地方在一片丘陵地带,丘陵中间是从中贯穿过去的公路。
日军向南撤退的部队,由卡车还有马车组成,他们不能像是步兵一样,哪怕是不依靠公路也可以进行机动。
公路是他们必须要走的地方。
提前抵达这里的两个摩步团,接到了何长兴非常坚决的命令,必须在这个地方,抵挡住日军部队的撤退,至少十个小时。
后续的支援部队,会在十个小时之内陆续抵达此地。
这地方在地图上甚至找不到一个名字,只有当地的人,将这里成为三岔口。
因为是两条公路交汇的位置,形成了三个岔路口。
三岔口最为重要的就是三处高地,负责阻击这里的第一师两个摩步团,组成了联合指挥部,在三处高地设防,同时在外围设置了多个防御阵地还有观察哨。
他们想要层层阻击,拖延住对面日军的进攻脚步。
团长周志模,还有胡云志两人,正在半掩埋式的指挥部里面,利用他们刚刚建立起来的沙盘模型,规划着这一次的阻击作战。
“根据我们侦察机获取的情报,敌军的大股部队,距离我们还有大概三四个小时的路程。
天黑之前,我们可能就要和对面的敌人进行第一波次的遭遇战。”
说话的是周志模,他也算得上是经验丰富的指挥官了,曾经参加过山西地区的多场会战,还有收复华北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