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长兴就非常耐心地说道:“简单来说,敌人在第一道防线的兵力,其实并不多。
可是他们在后方,却集中了大量的火炮,用来支援前方的兵力。
这样的话,我们的火炮和装甲部队的冲击,无法对日军的人员造成太大的杀伤。
反倒是我们的装甲部队,可能会在日军集中起来的炮火轰击之下,出现很大的伤亡。
现在对面的日军学聪明了,他们开始注意火炮的转移,我们的炮兵部队想要用来反制日军的火炮,变得也没有那么容易了。”
何长兴一边说着,一边指着地图上面的内容。
“没错,我们的斥候部队之前就发现了,日军在前方的阵地,兵力并不是很多。
可这些日军装备了大量的平射炮,还有专门对付坦克使用的反坦克步枪,虽然这些步枪只能对我们的装甲车造成一定的杀伤,无法对坦克造成影响。
可这也说明,对面的日军想要针对我们的坦克部队,做出来针对性的部署。
而且我们迂回到后方的侦察兵汇报,敌人在后面一些的位置,有大量的部队活动,这里面就包括了不少火炮。
其中还有不少大口径的重炮。
他们在前方活动的炮兵侦察兵也不少,携带着指挥镜,专门用来引导他们在后方的炮兵火力,应该是用来对付我们装甲部队推进的。”
听到刘长龙这么一番话,何长兴就知道,对面的这个日军指挥官,绝对是专门研究过反坦克作战的。
他们也知道之前刘长龙带领的第一装甲师摧枯拉朽,想要使用他们的步兵部队,在正面硬刚装甲部队很有难度,至少会付出非常惨重的代价,还无法取得很好的防御效果。
所以,这股日军也想了很多办法。
有一个日军参谋官,提到了这种作战方案。
理论上来说,这确实是比较有效的作战方案,尤其是在日军反坦克武器不足,同时没有足够的坦克和装甲车,在正面同四军战车抗衡的情况之下。
四军的坦克部队,在冲击对面日军阵地的时候,必然会遭受到敌人在后方的大量炮兵火力轰击,同时在阵地上面的日军战防炮,也会尽可能地阻挡四军坦克部队的前进。
双重火力的攻击,会对四军的装甲部队产生不小的伤害。
虽然说日军的战防炮,无法将他们的正面装甲击穿,可是日军的重炮火力还有山炮,可不是这样。
尤其是这些火炮从天而降,而坦克顶部的装甲非常脆弱。
再加上这些爆炸产生的巨大冲击波,也会对车内成员的身体造成损伤。
“我觉得,可以调动空中部队,对日军的后方进行大规模的地毯式轰炸。
尽可能地杀伤对面日军的火炮力量,同时我们的火炮力量,也要保持对日军的绝对压制。
在这个时候,让我们的坦克部队和装甲部队,进行推进,便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刘长龙此刻说道。
何长兴微微沉吟。
这样的作战方式,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他们真的只是这样做的话,其实装甲部队的损失,也只是适当的较少罢了。
日军的火炮分散,兵力肯定也会尽可能地保持着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