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所有的药材全部置办齐,温宁手上没有那么多银子,于是只进了一些常用的药材,其余的便准备等等再进。
温宁生怕这里有什么文章,便要按指印写合同。
张老板自然同意,只是唯一一个要求便是他给的进价不能透漏出去。
温宁也知道这种事不能外扬,便一口答应下来。
装货的时候,温宁还特意去验了货,不愧是有名的大药商,给的东西也并非劣质,虽然没有很好,但是已经够用了。
而且比市价足足低了两成,所有药材买下来,也不过才用了三两多银子,而这些,也把温宁的本钱也彻底掏空,原本答应要给这男人买新衣裳的钱也都没了。
而其他一些稀有更珍贵的药材,她还没有进。
并且让她更感到意外的是,张老板还提议把药材和他们二人都一同送回去。
这样他们也免了脚程之苦,否则这一来一回,温宁非得把脚底板字都磨出血泡不可。
这天大的好事,怎么偏偏就好像砸到自己头上了呢?
温宁带着欣喜和疑惑,坐在他们送货的车上,一路回了家。
那些工人只把货送到之后便走了,至于分拣分装,那都是温宁他们自己的事了。
即便如此,温宁也对他们连连道谢,还亲自将他们都送了出去。
将这么多的货运回来,他们全家便利用下午的时间帮着温宁把所有的药材都一一分拣完装进药柜里。
拣到了太阳落山,他们才把所有的东西都分好类装进了药柜。
一切都准备完毕之后,第二天,温宁便让温名把他们这医馆可以抓药的消息全都散播出去。
这村里,尤其是上了年龄的老人,身体不好,需要天天靠药吊着命,只是天天需要自己走百余里路程去外地买药,对他们来说实在太不方便了。
这回得知温宁这里也可以抓药,村子里的消息散播的格外快,不过一个早晨,温宁才刚刚吃好早饭,这门槛便被不少人踩了过来。
其中不乏有专门买药的,也有问诊的,温宁当真忙不过来,还好刘大成识字,可以帮着她一起给村民抓药,如此一来,她也便不会那么焦头烂额了。
温宁是要赚钱,但不赚黑心钱,尤其是她现在在村子里,那药都比医馆更便宜两文,比如头疼脑热的药,在外头医馆买,一副药要五文钱,温宁便只收三文一副。
一方面是薄利多销,一方面村子里种地居民多,养家糊口都难,虽说这药是治病的东西,确实贵,但是一副药就五文钱的话,时间长了,也吃不起。
不过一晌的时间,温宁这里一个女大夫医术高超,而且药材便宜的消息便不胫而走,原本只是这一个村的过来,带上刘大成他们勉强应付的过来,一个村也不过几十口人,过来拿药问诊的全都加起来也不过二三十人,一晌多的时间,便能将人全部送走了。
可是这自己村的人还没送走,温家门外就又来了一窝蜂的人,全都是邻村,尤其是上了年龄的老人巨多。
温宁忙的连中午饭都没吃,一直忙到未时,中间像个陀螺一样转的不停,而刘大成也一直在陪着她,温名今日也难得没有出门鬼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