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贫寒啊!
从贫民窟里走出来的乞丐,虽然习得一身武艺,但生平最羡慕的,还是那些能坐在课堂里上学的学子。
虽说后来跟李善长也学了点东西,但这遗憾终归是留下了。
所以当他登基,执掌天下之后,就发誓要改善底层民众的生活。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教育一定是关键。
因为读书、科举这一条路是延绵了千年之久的,改变自身阶级的不二选择。
所以他得做!
元朝统治的时候,穷苦家庭的孩子没学上。
但是现在他当家做主了,若是穷苦家庭的孩子依旧没学上,那他和元朝那些走狗,又有什么区别?
你要问朱元璋这项措施取得的成绩如何,短期内看不出来。
但至少建立了一个完善的教育制度,为大明后世,培养了不少人才。
最为突出的一个,就是那位了。
最后一个圣人,心学——王阳明!
在格物致知的引领下,这位融会贯通诸子思想,最终自成一家,创造心学,足以称得上是圣人了。
而圣人,除了秦始皇那个时代的诸子以外,还有谁家有?
没有了!
所以看到这里,李世民的神色已经有些不正常了。
重视科举,选拔人才,这是每一个帝王都在做的。
他自己做的也不差!
不然的话,大唐也不会涌现出那么多的文人名士,迁客骚人。
诸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之流,放眼整个天下,整个历史,虽说不是千古无双的治国之才,但也是千古风流了。
但...人家有圣人啊!
李白和杜甫比得上圣人吗?
这真不好说,虽说杜甫也被称为诗圣,用诗文写尽天下困顿。
李白更是贵为诗仙,浪漫主义的诗篇不知受到多少文人骚客的追捧。
可以说,诗词文化,大唐绝对算是巅峰!
不然也无唐诗宋词元曲一说!
但...圣人学说,影响的人肯定要比诗词多啊!
别的不说了,一个儒家圣人孔夫子,自春秋之后,谁人不称一句老师?
王阳明的心学就算比不上,但对明朝之后的人,影响肯定也很大。
所以说,在教育这一点上,朱元璋已经快要逼平,甚至超越他了。
霎时间,李世民额头隐约有冷汗浮现。
这个人怎么这么猛的啊,就离谱!
不过好在,我贞观盛世,世人皆尽以肥为美。
这就是最好的人民生活水平的体现!
要是吃的不好,饿得面黄肌瘦,世人还会以肥为美吗?那必不可能啊!
我就不信,你朱元璋还能在这一点上超过我!
论人民的生活水准,我大唐无敌!
这一刻,李世民仿佛又恢复了自信,嘴角微微上扬,暗示自己道:“不慌不慌,这波优势在我!”
然而面对这样的李世民,黄渊只是微微一笑,继续播放朱元璋的第三点文治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