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秦皇汉武并列之!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总算松了一口气。
随后回过头,有些不怀好意地看向朱元璋和朱棣。
现在有压力的可不是我,而是你们俩了!
朱元璋见状,也有些头疼。
怎么搞的啊?
为什么这三个人能排在同一个位置啊?
难道他们的功绩之高低,就连万民也分辨不出来吗?
不过那又如何?
吾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当年我从一个手拿破碗的乞丐都能拼成九五至尊的皇帝,如今这场面,又算得了什么?
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咱一个泥腿子出身的皇帝,就算没比过他们这些皇亲国戚,咱也不怵。
这心里有了底,朱元璋走起路来都显得有些龙行虎步。
大喝一声,道:“第四个我来!”
秦皇汉武见状,对视一眼。心说不会又来个能和我并列的吧?
李世民却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嬴政和刘彻不知道朱元璋的功绩,但是他当年和黄渊走过一遭大明,所以他是知道的。
当初他说秦皇汉武文治不行,麾下百姓过的都是些见不得人的苦日子。
朱棣只会靠儿子治理国家,都比不上自己文韬武略,样样俱全。
直到看见朱元璋,他琢磨好半响,也只憋出来个朱元璋气度不行。
可见此人的功绩之高啊!
就连缺点都少得可怜,似乎只有滥杀功臣这么一点。
黄渊见状,开口高声道:“洪武皇帝朱元璋,崛起于微末,以一乞儿之身,覆灭大元贼寇,重振华夏纲领!古往今来,得位最正之帝王,莫过于此!”
“此外关注教育,发展军事。整顿贪腐,重视民生!”
“在他的治理下,甚至流传出官不与民斗的谚语。”
“可以这么说,他不一定是最好的皇帝。但生活在他治下的百姓,一定是最幸福的百姓!”
“洪武帝非士大夫之洪武帝,乃天下万民之洪武帝也!”
“主要功绩:驱逐元寇,复兴中华。整顿贪腐,重视民生!”
“凭此功绩,上封于天,下禅于地,万民见证,可否?”
此言一出,原本已经平息下来的泰山之巅,再次开始风起云涌!
只见一朵朵浮云快速汇聚,很快第一幅画面就呈现在了众人眼前。
那是…建康城!
有一个历史名城,七朝古都!
除了长安以外,只怕也就建康的历史底蕴最浓厚了。
而当年朱元璋在鄱阳湖战胜陈友谅,建立大明朝后,定下的都城就是古之应天府,今之建康城!
所以此时此刻,建康城的居民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他,倒也不足为奇了。
“明祖洪武帝,驱逐元寇,复我中华!整治贪官,重视民生,定大明三百年之基业!今朝吾等以应天府子民之身,恭请洪武皇帝入我华夏英雄榜!”
随后,第二幅画面也随之出现。
可不承想到的是这幅画面竟然比第一幅建康城的画面要大上足足两倍有余!
和汉武帝那幅囊括了华夏版图的画面比起来都有些不遑多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