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只是刘备对孙权的如此行径感到愤怒。
就连广大网友们都感到不忿。
“这孙权,脑子是不是有坑啊?”
“我是真的不理解,从赤壁之战开始,东吴和蜀汉就是盟友。”
“如果我是孙权,就算再怎么脑瘫,也得等到大家一起联手把曹魏灭绝了再翻脸吧。”
“谁承想,这货竟然连续翻脸两次。把蜀汉打残了你有什么好处吗?”
“真的完全就是损人不利己啊!三足鼎立说得好听,其实就是曹魏一家独大。”
“有这种盟友,蜀汉难怪会输。”
“我总算是知道,为什么别人总说,三国其实就是刘备和曹操的争锋,怎么都轮不到孙权来坐天下。”
“这种气量,这种格局,怎么看都成不了大事。”
“真的,就从被曹魏稍微挑拨一下就派吕蒙打荆州,还有再度撕毁盟约这两件事上就能看出,孙权的肚量是真的小。难怪连替他打下天下的哥哥都不封帝,只是封王。”
“有一说一,其实也不能全怪孙权。自从秦朝以来,合纵连横抵抗强秦的策略就奏效不了,三国只是把历史重演了而已。”
“是啊,纵观历史,又有什么联盟是无比稳固的呢?终究还是要靠自己啊!”
“说是这么说,但我还是觉得,孙权比起曹老板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以及刘备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精神,还是差了一筹.”
孙权是昏庸之君吗?还是明君圣君?亦或者是中庸之君?
其实,放在其他朝代,真的算不上昏君。甚至是难得的贤明之君了。
只可惜,刘备和曹操,都是难得开国之君!
尤其是曹操,东临碣石,魏武挥鞭,何其壮哉。
刘备比起来,都要差上一筹。
如果不是有诸葛亮辅佐,蜀汉也难以和曹魏争锋。
所以说,孙权放在别的朝代,算是不错了。可要是放在三国...,估计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三人里最差的那个。
可能,这也是为什么《三国演义》里他篇幅最少的原因。
只不过,骂是骂完了,那蜀汉现在该怎么办?
内忧外患,难道等死不成?
只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竟然还不是蜀汉噩运的终点。
因为,这时候,刘备病逝的消息才刚刚传递到曹魏。
一时间,所有魏臣弹冠相庆,奔走相告!
不可谓不兴奋,不可谓不激动!
在他们心中,曹丕虽然是个好皇帝,但是和先帝曹操比起来,还是要差上一筹的。
而刘备,可是能和曹操争锋的猛人。说实在的,他不死!曹魏的这群老臣心里难安啊!
而现在,刘关张三兄弟死绝了。
蜀汉能挑大梁的就剩下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可怕吗?固然很可怕,但也就那样吧,毕竟他们也有司马懿啊!
更何况,现在蜀汉还处于内忧外患的窘迫境地,诸葛亮说不定连平叛都做不到,也许,蜀汉会就此灭国吧!
随后,曹魏做了一个更恶心人的举动。
一众名士,诸如:华歆、王朗、陈群、许芝等人,先后写信给诸葛亮劝降,希望他能够举国称藩。
什么意思?
就是带着蜀汉,直接投降!
那么蜀汉的烂摊子,自然有他们曹魏接手。
南中叛乱?算个什么东西!曹魏铁骑直接碾压过去!
还有孙权,只要蜀汉和曹魏合体了,他东吴敢吱一声吗?
还有你诸葛亮,你的才能大家都知道!
只要答应,后半生的荣华富贵,绝对少不了。
曹丕也需要一个能和司马懿制衡的人,不是吗?
这一刻,视频内外,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诸葛亮身上。
他们,都在等他的回答。
“其实,诸葛亮要是选择加入曹魏也挺好的。”
“我也这么觉得,有了诸葛亮的制衡,司马家想要篡魏,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那也许就没有了之后的三家归晋,而是曹魏一直留存下去。”
“这真挺好的,至少曹魏比晋朝看起来顺眼。而且诸葛亮已经为蜀汉打了多少年功了?这时候投降也没人会说什么。”
“就是,而且他弟弟诸葛诞就是曹魏之臣,投降了过去一家团圆多好。”
然而,即使很多人认为投降才是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