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当得上四个字——国士无双!
能有如此人杰,当真是天佑华夏啊!
这一刻,两位宋先生看袁老的眼神,简直就像是再看一件稀世珍宝。
唰唰唰!
一阵秋风吹过,袁老好像察觉到了三人,缓缓直起身子,转过头来。
见状,三人连忙上前,走到袁老跟前。
黄渊首先鞠躬,道:“学生黄渊,见过袁老爷子。”
袁老爷子看着眼前剑眉星目,英姿勃发的少年,顿时心生好感。
确实,不管什么时候,人们对美好的事物都是天然带有好感的。
“学的什么?”老爷子笑嘻嘻地问。
这一刻,黄渊浑身紧绷,无比紧张。
袁老爷子在节目里出现过好几次,但和老爷子对话的一般都是古圣先贤,如朱元璋,如马老先生,无一不是对华夏做出杰出贡献之人杰。
他们可以和袁老爷子平辈相交,但自己那点成就在老爷子面前可不够看得很。
于是听见袁老问话后,立刻恭敬道:“学的是主持,做了一档小节目。”
袁老爷子点点头,虽然对主持不太了解,但能有一档自己的节目,应该算是行业翘楚了。
随后,袁爷爷看向黄渊身边的两人,道:“这两位是?”
不等黄渊介绍,宋应星立刻整理一番衣衫,扶正头顶的官帽,拱手道:“我乃三百年前,大明臣子宋应星,这位是家兄,见过老爷子。”
“宋应星?写《天工开物》的那个宋应星?”
“正是!”
“好啊!《天工开物》这本书写得好啊,我常常让学生们仔细研读其中的农学部分,宋先生是有大智慧的人啊,当年编写这书,花了不少精力吧?”
“只要对华夏有益处,宋某甘之如饴!”
“好啊,好啊!”听见这番回答,袁爷爷笑了起来。
笑着笑着,就哭了。
对科学甘之如饴,克服种种苦难,这种精神是从邓先生那一辈就传下来的啊!
“都是为了华夏啊!”这一刻,老人竟有些泪眼婆娑。
“为了,华夏!”宋应星主动伸出手,握住了袁爷爷的手。
仿佛是要以这种现代礼仪,激励这位后辈科研者。
但是袁爷爷的手,他却怎么也握不住。
甚至袁爷爷的整个身子,都在不断虚化。
“我,好像该走了。”
袁爷爷笑了笑,言语中并无悲伤,只有满足。
他这辈子,没开过豪车,住过豪宅,也没有过什么特别奢侈的享受。
大半辈子都在稻田里度过了,说是吃苦也不为过。
但是,能为国家吃一辈子苦,他心里高兴啊!他甘之如饴啊!他满足啊!
“我要回去看着我的稻田了,宋先生,来日再叙。”说完,老人大笑着转身,回到了那片农田中,继续工作。
只是,他的身体却越来越虚幻。最终支离破碎,化作万千纸鸢,在稻田上空不断盘旋,飞舞。
“呜呜呜,为什么又要让我经历一次袁爷爷的逝去?”
“黄渊你好残忍啊,呜呜。”
“这一幕好美啊,是想说,即使袁爷爷逝去了,依旧在用自己的方式福泽大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