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一年足矣!”
“什么?”
这次不只是宋应升,就连宋应星也被镇住了。
好家伙,这样的建筑放在大明,少说也得五年往上吧,不然为什么历代帝王的皇陵都要提前好几年修建?不就是怕死了还没竣工吗?
可是现在,这种层次的建筑在后世竟然只要一年就能建好,属实是,有些匪夷所思。
殊不知,他们的表现正被上亿人看在眼中。
“我怎么觉得,黄渊是在故意整他俩呢?”
“我也觉得有点,从高空落地也好,见识现代建筑也罢,都有点报仇的意思。”
“你是说刚才被薅衣领黄渊记仇了?”
“那可不是吗?连秦始皇和明太祖都没薅过呢。”
“哈哈哈,笑死,突然感觉黄渊莫名有点可爱怎么办?”
“唉,可惜老公已经是王冰冰的了,不然我还能给他生几个猴子。”
“要不这样吧,大家联合起来,男的把冰冰抢走,女的把黄渊抢走!”
“emmmm,我是男的,可是我想要黄渊怎么办?”
“你不是一个人!实不相瞒,我也一样!”
“好家伙,兄弟们玩得挺花啊!”
视频中,三人沿着华夏图书馆内的道路一步步前进,终于到了一处展厅前。
最中央的一个玻璃柜里,存放着一本纸张泛黄的古老书籍。
当看到这本书的第一眼,宋应星无比激动!
这就是他写的书!几分钟之前还被他拿在手中把玩,那时候的纸张还是崭新的,有着清新的油墨香气。
现在,却仿佛历经了百年岁月,充满了沉淀,连书页都泛黄了。
“这...这是我的书!可为何要放在一个玻璃柜子中,不拿出去抄录给世人学习?”
“因为抄录得已经够多了,而您的手写本作为原版,乃是华夏文明的宝贵财富,应当得到最好的珍藏。”
“可别小看那个玻璃柜子,它通体由防弹玻璃制成,坚硬程度堪比钢铁!上面还连接了警报系统,一旦有人未经允许把玻璃罩打开,整个大厅内就会响起刺耳的警报声。”
“但它又是透明的,不会妨碍一些远道而来的学子瞻仰与参观。”
“这...这,老夫无憾矣!”
宋应星着实没有想到自己的书在后世能有这么高的地位,受保护程度简直比他们那时候的当朝宰辅还要高。
这时候,几位老学究带着一群学生走到了《天工开物》的玻璃罩子前。
一位老学究出声解释道:“这就是平日里我让你们看的《天工开物》原稿!”
“它可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华夏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甚至被人称为华夏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对我国的手工业发展起到了长足的影响。”
“不只是我国,它还先后流传到了大和,H国,以及欧美,饱受好评!”
“甚至间接地推动了欧洲的农业革命,对他们的手工业的影响同样深远。”
“可以说,这本书籍的智慧,影响了十八世纪整个世界的手工业和农业体系!”
“而这本书的著作者宋应星,乃是我华夏人!”说到这里,那位老学究一脸的自豪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