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桓楚让他举鼎,怕不是就有这层算计在里头。
算到他项羽年少气盛,定然不会拒绝这举鼎的提议。
届时,泄气力竭之下,将他活活砸死!
“想要我举鼎,倒也可以。”
听闻此言,桓楚顿时眼前一亮。他就知道,项羽少年心性,而又年少成名,自然是年轻气盛,自己提出举鼎的要求,断然不会被拒绝。
可是谁成想,项羽的下一句话,却彻底粉碎了他的所有希望。
“不过,我从未举过鼎,不如让桓将军手下这四位壮士,来给我打个样。”
好家伙!
这巨鼎,明明是八位搬来的。可是项羽却偏偏让其中四位力士去举鼎。
那你说,究竟是举起来好呢,还是不举起来好呢?
若是举起来了,那证明这鼎也不过如此,即使他项羽举起来,也算不得什么,也就没必要证明了。他的借口也就不好用了。
可若是没有举起来...
人家项羽又不是个傻子,这四位,本就是楚地少有的力士,若是集他们四人之力,依旧举不起来这巨鼎。
那就说明,举鼎之事,非人力可为。
再加之有秦武王的前车之鉴,项羽便有充足的理由拒绝举鼎之事。
如此算计...端的是好生缜密啊!
是谁说他少年意气,不通谋略的?
我就知道,但凡能领兵打仗,通晓兵法韬略的将军,哪能那般愚笨。
顶多也就是不通政务,不知晓政治上的肮脏罢了。
但是事已至此,桓楚就算是想要后悔,也找不到借口了。
于是只能大手一挥,示意四位力士上前举鼎。
可谁成想,四位力士保住大鼎的四个脚,用尽气力,嗓子都吼到嘶哑了。
这巨鼎,却依旧纹丝不动。
看来,真的只有八个人,才能举得动这巨鼎啊!
桓楚长叹一口气,心知自己的谋略,算是彻底失败了。
可谁成想,此时的项羽,看着微微晃动的大鼎,却是目露精光。
秦武王赢荡举鼎而死,是因为他举的乃是国之重器,华夏九鼎!
传闻中,那是大禹治水时期,为了镇压各地水脉制作而成。
不单单是分量重,其象征意义更重。
大禹治水之后,把天下划分为九洲!
一鼎恰好镇压一洲之龙脉!
如此至尊神器,秦武王举鼎,相当于是逆天而行,举断了周朝八百年残留之气运。
不死,反倒是不正常了。
可是他眼前之鼎,不过是一用来烹煮食物和储存肉类的容器罢了。
也就看起来哄人而已,而且方才,那四人明明已经撼动这大鼎!
这一点,他看得真切。
心中已有定计,项羽下马上前,大喝一声,道:“且退后,让我来!”
听闻此言,桓楚双眼之中先是迷茫,震惊,不敢置信,随后又浮现出狂喜之色。
项羽,这可是你自寻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