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想,竟然也与老先生颇有渊源。
京都大学的历任校长中,颇有名声的乃是蔡先生。
这位当初推荐迅哥儿,设计京都大学的校徽,可谓是成就了一桩美谈。
可实际上,即使是蔡先生,在老先生面前也要称一声晚辈。
虽说名头不如蔡先生那般响亮,但学问却是不差的。
甚至先生在那个年代,就已经开始关注于女子教育了,眼光不可谓不独到,不可谓不深远!
民国三年,马先生之子病逝。
学生们考虑到马先生毁家兴学,家中只怕是再无余钱,于是筹集了数万元,将这笔钱赠予先生,作为安享晚年的养老钱以及其孙儿的教育经费。
可谁成想,老先生却将这笔钱再度作为启明女子中学的教育经费,丝毫没有考虑自己。
以至于,在今后的数年时光中,往往是拮据度日,生活贫苦。
“唉,我该说什么好呢。先生真的为华夏的教育事业奉献太多了。”
“说真的哈,虽然我很佩服先生。但如果我是先生的子女,我能气死。”
“之前捐赠三千亩地产,后面又是八万十万地给,现在连养老钱和孙子的上学钱也给出去了,就不能考虑一下自己,考虑一下家庭吗?”
“唉,怎么说呢。可能老先生确实是亏欠了家庭。但同样,华夏也有无数个家庭,无数个学子亏欠于他!”
“先生此乃舍小家顾大家之举啊!”
“所以说,对于这种奉献精神,我无比敬佩。但是请原谅我的自私,我无法学习。”
“慈善也好,捐赠也罢。我做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在保证自己生活条件的前提下。如果我自己都快活不下去了,我不会再去帮助别人的。”
“楼上,你这已经算是很善良,很慷慨的想法了。若是每个人都和先生一样,那不反倒显得先生没有那般珍贵了吗?”
看到这句话,那人也是哂然一笑。
是啊,先生可是被华夏评为“国家之光,人类之瑞”的人物。
这是何其殊荣?
我一个普通平民老百姓,干嘛非得和先生去比呢?
尽自己的力气,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一些人,就算是向先生学习了。
视频之中,原本看着这些的老先生,还是慈眉善目,嘴角带笑的。
可是下一刻,刺耳的警笛声突然响彻整个德辉堂。
老人的眉头瞬间皱起,内心深处涌起一些极度不愉快的回忆。
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流下,眼神中充满了憎恶与愤恨之色。
本是个文人,此刻却彰显出一股不属于武士的气势。
因为他知道,那屈辱的一刻,降临了!
那深埋在他记忆深处的梦魇!
柳条湖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