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起,到入土,他这一生都在守卫这个风雨飘零的国家,可是到头来,换来的却只有一句大清亡了。
痛!太痛了!
“哈哈哈,哈哈哈!想我左宗棠,奔波劳碌,兢兢业业了大半辈子。以六十九岁高龄抬棺出征,却不承想,到头来竟成了个亡国无君之臣啊!”
说完这一句后,左公就没再多说,整个大厅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只是暗地里,却有一股名为悲痛的情绪在肆意生长,疯狂发酵。
“左公...唉,他真的好可怜啊。”
“我也觉得,晚清就算有千般不是,万般不好,但好歹也是生养左公的地方,是他的一个念想,一个家。”
“如果左公是个奸臣可能还不会这么悲伤,但他偏偏是个忠君爱国之士。现如今偶然之间,突逢噩耗,如何承受得了啊?”
视频中,大厅内,当那股情绪酝酿到顶点,即将发泄出来的时候,黄渊却再度开口了。
“左公难不成觉得,大清不该亡?”
听闻此言,左宗棠瞬间瞠目,大怒道:“后生小辈,你可知你在说些什么?”
“自古以来,忠君爱国便是我辈自小学习的道理。”
“怎么有你这般,巴不得国家灭亡之徒?”
“本以为是个明事理,晓道义的后生。殊不知是老朽我看走了眼,竟是个不思社稷,不尊君父的狂徒。”
这一刻,左宗棠简直愤怒到了极点。
双眸圆瞪,注视着黄渊,似乎非要他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忠君爱国是不错,但那也得看忠的是什么君,爱的是什么国。”
“若是君主贤明,文治武功,定国安邦,自然应该投笔从戎,保家卫国!”
“可若是君主昏庸,不思进取。向内剥削民众,向外割地赔款。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君主,不尊也罢。”
“这江山,是人民的江山。这社稷,是人民的社稷!”
“能为人民谋福祉的朝廷才是好朝廷,若是不能,我辈自然敢叫日月换新天,掀翻了这个朝廷,再立一个也不难!”
“敢问左公,你眼中的大清,可曾让百姓吃上过一口饱饭?可曾让百姓穿上过一件新衣?可曾让有志之士置身于朝堂,发挥一身所学?”
“若是都有,那晚辈就给您赔礼道歉,当场跪下磕头。”
“若是都没有,那我可就要说您的不是了。”
这...
左宗棠听完黄渊这通回答后,呆立当场,好半响没回过神来。
第一反应就是,这后生,当真是牙尖嘴利,能说会道。
第二反应就是,他说的,似乎有几分道理。
再想他那三个问题,大清能让百姓吃饱穿暖吗?估计够呛,当国外列强打进来的时候,连保住性命都够呛。
不然也不会有太平天国这等起义运动爆发了。
至于能不能选贤举能,让有志之士一展所学。
呵呵,对于这一点他是深有体会。他本人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读书读了小半辈子,知识学问一箩筐,却偏偏难以谋得一官半职。
最后还是因为评判才得以走上仕途。
这么看来,清廷的人才选拔制度简直糟糕得不能再糟糕了。
那么按他所说,这大清,好像还真不值得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