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样做的严重后果这些年也体现出来了,随着他停止继续拿出外星文明的资料,帝国科学院的科研进度明显慢了下来,更有一些科学家形成依赖性,新创能力不足。
还有就是科学院之前的研究主要方向是一些与军事有关的科技,其他方向关注的比较少,导制帝国很多方面科技水平还停留在地球时代,整个帝国的科技发展极不平衡,基础不牢。
正是因为王星海等老一批科学家们早就知道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在这些年一直再没有盲目扩张帝国的版图,而是静下心来发展自身,弥补之前所缺失的地方,提高帝国的综合实力。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现在帝国各行各业都发展起来了,由于帝国制订了很多鼓劢科学研究的政策,社会上成立了很多私立的不同规模的研究机构。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这些民间的科研机构当中工作学习,并不会像之前那样,都涌进帝国科学院及下属各研究机构。
这些私立研发机构虽然各方面的资源不可能与帝国科学院相比,不可能从事尖端科技的研究,但他们很好地补充了帝国科学院不重视的方向。
这些科研机构因为紧跟市场,在民用科技方面倒是混得风生水起,他们与各个企业合作,科研究成果转换非常快,创造了巨大利益,同时极大的丰富了市场商品。
在军事建设方面,因为帝国财政每年都有大量资金的投入,现在帝国己经建设了好几个军工建设基地,这极大的提高了帝国军舰每年的产量。
最早在龙渊星系建成的军工生产基地,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龙渊星系早己不适合作为军工生产基地,早些年己经转移到别的星系了,现在这里己经变成普星系,只是因为靠近炎黄星,比别的星系繁华多了。
现在军舰产量提升上来了,帝国人口数量增长起来了,使得帝国每年在招收数量庞大的军人后,对帝国的社会建设发展影响非常小,帝国常规军队数量达到庞大的15亿左右。
当然这不包括大量非常规军队,这些非常规军队也是帝国军事力量的重要补充,他们主要是帝国原力圣堂的原力修行高手。
别看这些原力高手在之前帝国的星际扩张战争没有什么特殊表现,那是因为他们修行还够高深,并且帝国也没有开发出专门供他们使用的武器装备。
自从雍力震他们研发出生物计算机之后,使得原力高手能通过生物算机快速传达自己脑中的各种复杂指令。
帝国针对原力高手的个体武器装备-机甲终于派上用场,只要接上专业设备,大量复杂的操作指令就可以通过生物计算机直接下达,单人就能操作结构复杂的机甲作战。
不过除了正式在编的军队人员外,这些编外原力圣堂高手只是不定期要参加机甲训练,并不算正式军队,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会征召,平常他们与普通人一样,没有什么军事管制。
几百米到几十公里威力不等的机甲虽然单个的武力不及庞大的战舰,但机甲极高的灵活性,容易突破对方的防御,近身给敌人造极大伤害,在战争中的作用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