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说两句,两人吵了起来,王星海也没办法,对安磊,梁山峰两人说道:
“你们不要管他们俩,熟悉下飞船,有任何问题,及时提出来,你们只管驾驶、抓小行星,至于如何找小行星,那不是你们的事,由专业人员来搞定,他们不会干扰你们驾驶的。”
“大家都散开,尽快熟悉飞船,要不了多久这飞船就要完工了,时间不等人。”
安磊,梁山峰两人带着各自的人马分散到飞船各个舱室去了,他们手上有飞船的结构图,以及各种设备的详细说明书。
当两人带着队员走开后,王星海他们这一行人只剩下三十多人了,走在右边主通道并不显得挤,这个主通道有3.5米宽,很多大件物资只能走主通道,这样的主通道分左右两个。
飞船主体直径36米,光是普通外壳厚度就达到70厘米,最厚处的外挂主发动机部位,厚度达到惊人的120里米。
至于飞船龙骨就更吓人了,最粗的地方在尾部,直径达到6米,要知道这可都是高强度特种钢材,就是飞船前端,龙骨最小的地方也有2米。
可以说,这款飞船异常结实,想想它要拉动2000千万吨的小行星也就施然了。
之所以采用这么厚的外壳,也是针对飞船用途来的,采矿飞船在采矿过程中,经常要面临与小行星相撞,再加上拖拉的矿物行星太重,自身的结构必须够强。
飞船内部采用半模块式设计,骨架是整体建造,只有部分舱室采用模块式在外面建造好再吊装上飞船的,大部分外围舱室能隔断关闭,紧急情况下,主通道一样可以关闭隔断。
这样的设计,最大程度保障飞船上面的人员安全,并且,每几个相连的舱室都配备了逃逸口,在飞船出事后,可以架驶小飞船逃生等待救援。
整个飞船居住舱位比较少,只有150个,其他舱室大多是存放能量块、水及设备用的,这也是由飞船用途决定的。
采矿飞船需要最多的是能源及原料水,想要拉动两千万吨的小行星,这需要恐怖的动力,当然也就需要海量的能源。
说起飞船外面的四个主发动机,刚才安磊,梁山峰两人带领的人员不吃惊,那是因为他们见惯了“征途”号,“启明星”号的发动机,当然对采矿一号的发动机没什么见外的。
其实刚才天文学院的科学家见到外面的发动机的时候,都在那里吃惊的尖叫,这款大型的电浆发动机长20米,直径达到8米,当然这时外面看到的情况。
外置主发动机外层是有一个保护壳,实际上,真正的发动机直径是7.2米,天文学家之所以见到这些发动机尖叫,这因它从外面看去,里面黑洞洞的,每一台装上飞船的发动机都是测试过的,己经看不出金属当泽。
这些发动机实在是太大了,给人是感觉太震撼了,可以容纳好几个人轻松走进去,倒是飞船表面上转向的发动机显得不是那么明显。
转向发机动与主发动机不同,这些都是推力矢量发动机,使用起来可以灵活转动喷射口来对飞船方向进行设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