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海现在终于明白了当初他决定自己一个人独立探险时,莉娜为什么要让他带上于向红了。
虽说他现在没出现什么问题,但如果时间长了,飞船上只有他一个人类,迟早会出问题,王大勇毕竟不是人类,他没有多少情感表达能力,宇宙航行中最可怕就是孤独,最不缺少的也是孤独。
他跟于向红谈及前些时候吵架的原因,让于向红把自己内心的一些感受写了出来,以便于以后研究用,搞得她很不好意思,不过也没有特别在意。
接下来的时间,飞船按照计划中的航线飞行,王星海跟于向红两人天天跟着王大勇学飞一些宇宙中的常识,再也没有讨论技术性很强的话题了。
在征途号绕地球旋转的时候,飞船上面投放的卫星是为了在地球建立一个卫星通讯网络,同是也是一个信号中转站,便于接受太空中的的各种号。
虽说电磁波等一些通讯手段真空环境下,理论上可以传播无限远的距离,但太空并非是完全真空,有各种各样的尘埃,还有各种引力场的干扰,使传播距离变得有限。
正是因为真空传播的远,所以卫星在太空中能很好地接收信号,如果靠地球上面的的接收站,这种传播非常遥远的信号根本穿不过地球大气层,从而接收不到相关的信号。
此时飞船在航行中一样按计划投放了部分卫星,这些卫星将绕着太阳旋转,主要作用是监视太阳系的内圈,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了解情况,这一路上都会不断的投放卫星。
地球所在的太阳系是人类共同的母亲,必须要有监控,提供准确的数据,以便更加深入的了解太阳系,从而保护好太阳系。
基地制造的卫星可是比地球现在制造的卫星技术高了很多,不论是通信能力还是拍照能力都很强,特别是超远距离拍照能力很强,很多以前发现不了的情况,它都能发现,为基地研究太阳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在飞行了近30天的时候,征途号进入了小行星带。
关于小行星带是如何的形成,科学家有多种假设,认同比较高的观点认为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因未知的原因,在火星跟木星之间的这个空间的地带,没有形成一个行星,后面演变成一大片小行星。
小行星带是指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一个区域,这里小行星非常多,估计这里的小行星达到五十万颗。
大多数小行星形状千奇百怪,没有规律可言,他们的结构比较松散,在这这里离太阳比较远,光线不强,它们表层多有含水矿物。它们的质量不大,只是数量比较多,占据的空间比较大。
这些小行星同地球这样的大行星一样,一面自转,一面围绕着太阳公转。
小行星相互之间的距离并不是很远,但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发生碰撞,秩序井然,有时边上的巨大行星木星的引力会把一些小行星拉出原来的运动方向,迫使它们转向走上一条全新的路。
科学家对小行星观测过程中,还发现有些质量大的小行星也可以有吸引小行星,把它变成自己的卫星。
征途号在进入小行带以后,开启了全部探测设备,时刻估算着这些密集的小行星是否会撞击到飞船。
如果计算出某个小行星会撞上,就会进一步计算具体情况,这分几种情况,相对应的处理方式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