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脸妇人抿了下嘴道:“吃的东西小姐什么时候忘记过啊!”
这话说中了众人心中所想,妇人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温婉儿笑眼弯弯,不过仔细看还是能看出来她的尴尬的,她想吃牛肉真的忍了很久了,她想在冬天吃顿牛肉火锅就这么难吗,她想吃几块煎牛排也不行吗,这该死的古代,她在现代随时可以去吃的东西,在这里怎么就难如登天呢。
其它几人则是忍着笑,虎子跑上前到高个儿妇人面前道:“娘,小姐过来了,还有京城的顾先生和顾公子也来了。”
妇人们上前来见礼,对温婉儿只是不好意思的笑笑,然后很是热情的问长问短,如饿不饿,渴不渴,累不累等等,温婉儿笑着加快了脚步,带着几人冲了出来。
再往里走一会儿,前面可见几排房屋错落有致的建在田地边,向前延伸开去,一眼望不到尽头,田间土路也终于变成由长条的青石铺成的路面。
而当他们踏上青石路没走几步,左侧一个大院子里就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从门口看去,近百的孩子跟着位瘸腿的先生摇头晃脑地背千字文,特别的是其中还有不少女孩子。细听一下,先生讲得一般,但孩子们学得却十分认真,个个眼睛瞪得大大的,神情十分专注。
永德帝看着跟前一切,回想起这一路的所见所闻,一时之间思绪万千。
大周的百姓生活不好他知道,边疆连年战乱,内地又经常天灾不断,但他一直勤政爱民,还减少了全国两年赋税,总觉得也不至于太差,实际如何却只有在他走出皇宫后才确切地知道。
原本他知道百姓的衣服是有补丁的,也知道很多人吃不饱,一路所见不少村庄里的大人小孩个个都是面黄肌瘦,无精打彩。
但这个庄子里的人却不同,他们的衣服虽然也有补丁,但却干净整洁,个个面色红润,神采奕奕,身上充满了活力,虽然劳作的都是妇人和老人,却并无抱怨愁苦,孩子们活泼聪慧,还都是有书读的。
如今对比之下,倒让他觉得自己所做确实不足,至少是比不过眼前的少女的。
一个三十多岁,面色和善的妇人迎了上来,怀里还抱着一个包袱,对温婉儿笑道:“小姐来得真是赶巧了,我这麦芽糖刚弄好,小姐尝尝。”
包袱打开,里面放着百来根手指粗的麦芽糖,甜香味一下就散开了,引得几个近些的孩子转过了头来。温婉儿拿起一根麦芽糖咬了一口,眼睛立即弯了起来,笑道:“刘婶儿,你的糖做得是越来越好吃了,下次你可以试着在外面沾上一层芝麻,那就更好吃了。”
刘婶儿把糖送来请永德帝和东方青云吃,同时宠溺地笑道:“就小姐的主意多,好,下次我就沾点芝麻试一试。”
温婉儿边吃边道:“刘婶儿真是太好了,那刘婶儿有空就多做一些,天气越来越凉,这麦芽糖能放得久,可以送去军营给我爹他们也尝尝。”
刘婶儿把包裹交给虎子让他把糖分给孩子们吃,然后责怪地看了温婉儿一眼道:“送去军营那得多少才够吃,而且也太浪费了。不过多做一些倒是真的,过些日子农闲了,我安排人送去城里的铺子里卖,这种糖既好吃又实惠,应该能卖上不少钱,过年给小姐、少爷做几身新衣服。”
永德帝却是心中一动,温婉儿可是堂堂西南大将军的女儿,说起来也是温家的千金小姐,怎么可能会少了过年的新衣,而且还要用卖糖的钱攒着去买。
当然,他虽疑惑,这话却不好当面问出来。
东方青云却是很心疼,他虽父母双亡,但自小就被皇上抱到宫中教养,皇上感念他的父亲为助自己争皇位而死,对自己这个侄子十分宠爱,虽也免不了在宫中被皇子们排挤,被人暗地里欺负,但至少衣食无忧。
而她却一直随父亲生活在边关,生母早逝,父亲又长年呆在军中,唯一的亲舅舅只喜游戏江湖。她京中的长姐千娇百宠,她的身边只有这群农妇照料,想吃点儿牛肉,想穿件新衣都不易。
温婉儿却是不在意的笑笑,与漂亮的衣服比起来,她觉得吃的东西才更实在。
刘婶儿又对温婉儿道:“小姐,刚才我那当家的来了信,说是军中的人晚上就会到了,这次大将军说只让他们停留一天,明儿必须回去。可他们这次来得太急了,咱们还有很多东西都没准备好,您看要怎么安排?”
温婉儿皱了皱眉,想了一下道:“先把人都招回来,把吃食都准备上,这庄稼也不急着这两天收,让大家把急着用的物品和能吃的东西准备好,明天一早就装车,不足的以后再送去。”
刘婶儿应是,然后叫虎子几人去叫收地的人回来,这才带着几人向里面一处大的院落走去。
永德帝疑惑军中派人来是要做什么,却不便明着问,只能随着她来到一个空旷的大院中,院子门匾上书三个大字“饕餮居”,永德帝和东方青云互看一眼,又看向笑眯眯的温婉儿,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个院名真是太贴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