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循海岸水行(2 / 2)

高康桥点赞“循海岸水行”,不仅便于沿途的给养及淡水补给,也是当时最安全的航线;许多岛屿都作为海上地貌标识,进入辽东海域沿海岸绕行,视野始终不离陆岸,遭遇风暴或船只损坏,可较快驶向陆岸。

外部总监徐苏秦指出《渤海国志长编》记载:“代宗以后,置渤海馆于青州,以待渤海之使,其交易船舶,亦泊于是”。并指出:唐代中后期,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新罗商人的崛起。

徐苏秦说:在唐朝有生活经历,又在唐朝和新罗担任过官员的新罗人,借助于唐中后期海上贸易的宽松环境,有的很快成为特大海上贸易集团。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海上王”的张保皋。

仙霞派访部对张保皋有过专访:张保皋曾在唐朝徐州的军队里担任过“小将”的职务,而且英勇善战,在军中素有声望;苏北地区的涟水县是张保皋在中国的一个贸易基地;涟水县沿海一带或是张保皋船队驶往日本的起航地,或是他在中国的一个货物集散中心;将大量中国物品通过海洋贸易船队运到日本出售。张保皋促进唐、新罗、日本三地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也极可能是张保皋贸易船队开展中日贸易的需要。。

仙霞派访部在张保皋之后继续专案访问唐末活跃在山东半岛和江浙沿海一带的新罗商人,得知影响较大的是金清:金清和张保皋一样,利用自己曾在唐军做官的关系网和熟悉中国情况的特长,争取到唐朝地方高官的支持,从事有着丰厚利润的唐、日、新罗之间的海上贸易,并成为富商。

仙霞派掌门会议成员一致认为:张保皋、金清等新罗商人之所以能在唐、日、新罗的海上贸易中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唐代中后期中国、日本、新罗都对民间海上贸易给予支持,至少是默许,没有限制和抵制,从而形成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uquge.com。书趣阁_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shuquge.com